三面环山的伊犁河谷,大西洋西风带最后的温柔眷顾之地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充满了诗意和想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欣赏这句话:
1. "“三面环山”":
"地理特征": 这直接点明了伊犁河谷的地理格局。群山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封闭或半封闭地形。
"意境": 这种环境暗示着内部的安宁、与外界的隔绝,也可能意味着风景的封闭和壮美,如同一个被精心守护的宝地。
2. "“伊犁河谷”":
"具体地点": 指出了这个特殊地理单元的名称。伊犁河谷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著名地理单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如薰衣草、水果)和多元文化而闻名。
3. "“大西洋西风带最后眷顾的地方”":
"气候成因": 这是解释“三面环山”地区为何如此独特的关键。大西洋西风带是影响欧亚大陆西部的主要气候系统,带来丰沛的水汽和温和湿润的气候。
"“最后眷顾”": 这个词语用得非常精妙。
"“眷顾”": 意味着偏爱、恩赐、呵护。它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了伊犁河谷一种被大自然特别垂青的感觉。
"“最后”": 强调
相关内容: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是中国距离海洋最遥远的省份。为什么这里会有伊犁河谷这样一片气候温暖而湿润的地方呢?答案就是:大西洋水汽。
首先,来看看大西洋的水汽如何影响到新疆,其路径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欧洲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受大西洋影响最近的区域,因此造就了欧洲潮湿多雨的气候。对新疆而言,北疆西部降水相对较多,那么,这些水汽是从哪里来的?研究表明,大西洋的水汽可以远距离输送至中亚地区,从而影响到新疆。
从地理因素上看,大量的大西洋水汽之所以能够直接深入欧亚大陆,是由于欧洲山脉普遍不是很高,且多数山脉走向接近纬向,中纬度又盛行西风气流,对水汽的阻拦作用不大,大面积的平原也有利于气团移动。
从环流背景上看,大西洋所携带的暖湿气流,可以随高空大气环流槽脊系统,波动式输送到地势相对较低的中亚地区,也可以随中纬度西风气流,经地中海—黑海—里海—咸海一带,将水汽接力式输送至中亚地区的巴尔喀什湖附近。有时,还有一支低纬度阿拉伯海的水汽,将西南暖湿气流输送至巴尔喀什湖南部,并在合适的大气运动条件下进入新疆西部。当受到海拔高度很高的天山山脉阻挡时,山脉就如同一道屏障,将水汽汇聚在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从而形成充沛的降水。
那么,新疆山脉是如何阻挡水汽的?对当地的气候又有怎样的影响?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地形呈向西开口的喇叭状,大西洋的水汽远距离接力输送至新疆西部,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东西长达250公里的伊犁河谷,伊犁河则由东向西横贯其中。
河谷南部山区海拔4000米左右,北部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东部山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中西部海拔在600~700米。这样的地形,造成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降水量由河谷西部的200毫米左右,逐渐上升到河谷东部山区的600~700毫米,夏半年降水占全年的60%左右。
可以说,伊犁河谷的特殊地形,宛如一个张着口的袋子,将偏西气流带来的水汽收入其中;偏西气流遇河谷东部天山地形,又处于迎风坡时,气流冷暖交汇明显,便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降水,这也是山区降水多于平原的原因。伊犁河谷因此成为新疆降水较充沛的地区,也被称为“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真可谓大西洋西风带最后眷顾的地方。(李冬梅 张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