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在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积淀下,已发展成一座拥有16个行政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每个区都如同拼图的一块,共同构成北京这幅壮丽画卷。从政治中心到科技创新高地,从文化名胜到生态屏障,16个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共同支撑起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北京市区地图

北京市区地图
北京市高清人文地图

北京市高清人文地图
北京市景点分布图

北京市景点分布图
核心功能区:国家政治中枢
西城区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面积虽仅50.7平方公里,却汇聚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国家中枢机关,以及金融街(央行、四大行总部)这样的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这里每平方公里经济密度高达近200亿元,堪称中国"最昂贵"的土地。
东城区
东城区底蕴深厚,现代感十足,故宫、天安门广场等世界文化遗产坐落于此,王府井商业街年客流量超过8000万人次,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同时还有南锣鼓巷、雍和宫这样展现胡同文化的老城名片。交通枢纽北京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
- 在清朝时期东城是北京的金融中心,有七个仓库和四大钱庄聚集于此,是商业中心,因而被称为“富人区”。当然现代意义上的富人区概念已发生转变,目前北京的富人区主要集中在朝阳公园、王府井、亚运村附近。从现实情况看,东城区是北京二环内的核心区域,2025年3月数据显示,东城二手房均价约11.2万/㎡,新房更是高达12.5万/㎡,不同地段、房龄、配套的房源价格差异显著,主力户型多在120㎡以上,实际成交价集中在8万 - 15万/㎡区间。2023年上半年北京各区数据统计中,东城区居民富裕程度在北京稳居前三。

北京东西城区

北京东西城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经济创新引擎】
朝阳区
朝阳区以北京CBD(国贸、中信大厦)为标志,国际交往中心区,素有“中国涉外第一区”的美誉,聚集了几乎全部的使馆(使馆区),90%的国际传媒机构和80%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微软、苹果等)达138家。奥运功能区: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国际赛事与文化交流中心。
- 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1958 年 5 月,东郊区更名朝阳区。
海淀区
海淀区则是科技创新高地,中关村科技园诞生了全国近1/3的独角兽企业(字节跳动、百度等),区内高校(清华北大等)和科研院所云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长期保持在10%左右。同时拥有“三山五园”(香山、万寿山、颐和园、圆明园)这样的清代皇家园林代表。
丰台区的丽泽金融商务区正在崛起,而石景山区凭借首钢园转型,成为城市复兴新地标。
城市新区:未来增长极
通州区
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京杭大运河北部航运的终点,在历史上曾经是仓储漕运重地,江南塞北物资交流的枢纽,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为了缓解中心城区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通州建立成“北京行政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已承接市级机关搬迁,环球影城年接待游客超千万。
大兴区依托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打造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基地(中关村药谷产业园)产值突破千亿。
顺义区凭借天竺综保区发展高端制造,航空服务业占全市总量八成以上。这些新区正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昌平区科学新城:未来科学城(能源、生命科技)历史长廊: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
房山区地质奇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石花洞。
生态涵养区:绿色屏障
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构成首都生态屏障。怀柔科学城布局大科学装置,密云水库供应全市60%饮用水,延庆冬奥遗产持续释放红利。这些区域森林覆盖率普遍超过60%,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
从二环内的胡同到六环外的田园,从千年古都到国际都会,北京16个区各司其职又协同发展。读懂这些区域的特色与功能,就能理解北京作为超大城市的发展逻辑,感受其作为首善之区的独特魅力。在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与未来对话,传统与创新交融,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