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018年气候公报出炉,高温少雨特征显著

沈阳2018年气候公报出炉,高温少雨特征显著"/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沈阳发布的2018年气候公报显示,该年度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
这通常意味着:
1. "气温高":全年平均气温可能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可能出现更多高温天气,或者冬季不如往年寒冷。 2. "降水少":全年总降水量可能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可能导致或加剧干旱状况,影响农业、水资源供应等。
这类公报通常会详细列出各项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日照、风等)的年度平均值、极端值、变化趋势等数据,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数据或分析,建议查阅沈阳市气象局发布的官方《2018年气候公报》全文。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3月21日,沈阳市气象局发布2018年沈阳市气候公报。2018年沈阳气候特点总体呈现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少,气象灾害发生较少。

气温:

较往年相比呈“冬冷夏热”高温天期间苏家屯最热

2018年1~1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8.8℃,较历年平均偏高0.6℃。其中,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平均气温为-10.0℃,比历年同期低1.2℃;春季(3~5月)为10.8℃,比历年同期高1.3℃;夏季(6~8月)为24.8℃,比历年同期高1.5℃;秋季(9~11月)为9.2℃,比历年同期偏高0.2℃。

作物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为20. 3℃,较历年同期偏高1.2℃,除9月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外,其它各月气温分别高于历年同期1.1~2.4℃。

日最高气温≥30℃首日出现在康平,为5月15日;各地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平均为44天,比历年平均多14天,苏家屯日数最多,达56天;各地日最高气温≥33℃的高温日数平均为18天,苏家屯日数最多,为25天;各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分别为3~11天,苏家屯日数最多,为11天;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8℃,8月2日出现在苏家屯,达到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

降水:

降水量偏少较历年平均少196.3毫米

2018年1~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28.8毫米,比历年平均少196.3毫米。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降水量为12.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4.3毫米;春季(3~5月)降水量为82.2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5.7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为218.2毫米,较历年同期少183.8毫米;秋季(9~11月)降水量为106.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9毫米。

作物生长季(4~9月)全市平均总降水量为346.1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97.7毫米,为历年同期的6成,其中4~8月降水量持续偏少,分别为历年同期的4~9成,9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多1.9毫米。

日照:

日照时数短沈阳人较历年平均少享136.1小时阳光

2018年1~12月总日照时数为2402.8小时,较历年平均少136.1小时。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日照时数为527.1小时,比历年同期少18.8小时;春季(3~5月)日照时数为653.5小时,比历年同期少60.5小时;夏季(6~8月)日照时数为593.7,比历年同期少63.6小时;秋季(9~11月)日照时数为619.2小时,比历年同期少2.6小时。

作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合计为1244.1小时,比历年同期少127.5小时。

影响:

出现春播旱情冻土化通早利于植树造林

春播期降水持续偏少,墒情不足,出现春播期旱情,对大田作物的适时播种和出苗造成不利影响,部分旱区出现等雨播种现象。为应对气象灾害,2018年沈阳市气象部门积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21次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出动火箭作业车308辆次,作业人员621人次,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687枚,燃烧地面增雨焰条423支,增加降水2.75亿立方米,对缓解农田旱情和森林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月下旬降水偏多为历年同期的3倍,有效缓解了旱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需要;6~8月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尤其北部地区墒情较差,严重影响作物需水关键期生长需要,不利于大田作物和林果类作物的生长发育;秋季霜期延后,有利于作物籽粒成熟。

2018年春季气温偏高,冻土化通早,利于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开展,4月上旬沈阳市进入春季植树的最佳时期。

沈阳网、沈报融媒记者杨晓楠

发布于 2025-08-09 20:28
收藏
1
上一篇:春季招生盛宴开启!西安开放大学临潼分校2022年招生攻略一览→ 下一篇:今冬辽宁气候预测,后劲十足,寒潮来袭,趋势解析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