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记忆,平洋浦码头那段难忘的追记

普陀记忆,平洋浦码头那段难忘的追记"/

这是一篇关于平洋浦码头的追忆文章,希望能唤起一些人的记忆:
"普陀记忆丨平洋浦码头追记"
在舟山群岛的版图上,普陀山以其庄严的佛教圣地闻名遐迩。而要抵达这座海天佛国,曾经,平洋浦码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门户。如今,它或许已淡出许多人的日常视野,但它承载的记忆,却如同搁浅的珍珠,在时光的潮汐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平洋浦,一个名字里就充满了海洋的气息。它位于舟山本岛东北部,靠近沈家门渔港,是历史上连接普陀山与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在我的记忆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父辈们的讲述中,平洋浦码头是那样的熙熙攘攘。
码头上,总是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有载着香客的旅游船,在清晨的薄雾中缓缓驶向山海之间的普陀山;有满载着海鲜水产的渔船,带着海风的咸腥味,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还有那些旧时的木帆船、水泥船,摇曳着身影,讲述着大海的故事。码头边,是高高的跳板,人们上下船,搬运货物,叫卖声、吆喝声、船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嘈杂的海上

相关内容:

《平洋浦码头落成旅客交口称便》这篇新闻报道刊登在《定海舟报》第二版,刊登时间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廿七日。报道内容为普陀勾山大慈善家李拙子先生,于1933年出资3500元建造平洋浦混凝土码头1座、候船室3间和石板路一条,从而改善乘船条件,方便旅客,受到老百姓交口称赞(见图)。

时隔84年,平洋浦已改为平阳浦,这座码头也已不存在。但从这张报纸上可以看出,大慈善家李拙子乐善好施的崇高品质。笔者怀着崇敬心情,采访了家住沈家门街道的八旬老人袁行忠先生,请他还原当时情景。

“1933年建造的平洋浦码头地址位于现在的中弄浦出海口,也就是现在的舟渔公司渔轮修造厂位置。”勾山出身的袁行忠老人向笔者介绍,现在的中弄浦过去叫“平洋浦”。所谓“平洋浦”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攻打舟山,想从芦花浦一带上岸,遭到当时驻舟清军的激烈抵抗。英军败退而逃。从此,芦花浦改称为“平洋浦”,意为打败英军,平定洋人。

由于从宁波、定海方向来平洋浦的水路比沈家门近,所以,外地生意人集中在平洋浦的买卖仅次于沈家门滨港路。加上从临城、芦花、大展、茅洋、螺门等陆地方向来的农副产品,集中在这里交易,所以说,原来的平洋浦商贸市场十分繁荣,是我区商贸交易要地。

在市场带动下,海陆运输也随之繁忙,港口成为海陆交通枢纽。由此,平洋浦港口是渔船、运输船、商船锚泊之地,也是渔民、旅客上下船的地方,连往返宁波的新永安轮也停靠在这里。

“呜——”1933年春一天,梅浦轮到埠,因没有码头停靠,旅客上下船需要小船驳运。那天,刮西北大风,驳运旅客的小船侧翻,溺死农民三人。死难家属趴在岸边哭得悲天动地。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动了家住勾山黄雉村的大慈善家李拙子。“要是有座码头,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李拙子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让悲剧重现。”于是,他咬紧牙关,缩衣节食,毅然出资3500元建造码头。

有了资金,说干就干。李拙子请设计师设计图纸,请施工方观察潮汐、测量水位、计算数据,请工程队勘探地形、平整土地、打桩、浇涛水门汀(混凝土)……自当年4月工程动工以来,时历五个月,一座崭新的码头及其配套的石板路、候船室矗立在平洋浦。

据李拙子侄孙女李秀芝回忆:“当年,阿公在造平洋浦码头时,天天去督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他起早摸黑和饿肚子是常事。”

浮码头、长堤柱脚均用混凝土(当时称水门汀)浇涛。路面全用长条石板铺成,起岸三百丈内横铺四根,稍内减为三根,长约五六里。距码头半里许,另建休憩所平屋三间,内设客厅,供顾客候船,其中一间做茶房,带开小店,雇一服务员打理。屋内非常清洁,屋外设长椅,供过往旅客、路人休息……从此,来去宁波—定海—平洋浦—沈家门—普陀山的旅客上船落船方便不说,还有遮风避雨之处,无不交口称颂。

对于李拙子建造平洋浦码头,《定海舟报》同日第一版以《慈善事业真假之两面观——有感于李拙子先生独捐巨资建筑平洋浦码头而作》为题,发表社评。

社评最后一段称,勾山李拙子先生,乐善好施,六十年如一日,凡吾邑建一桥筑一路系集款而成者,拙子先生无不捐以巨金,即鄞镇奉慈等邑举办救济事业,慕名登门求助者,亦莫不解囊相予,职是之故出日超增进款如旧,邻里劝其应为本身计,稍事积蓄者,李则痛斥其计之左,并谓何得全国同胞之食衣住行贫富贵贱一其程度,去年平洋浦因无河埠故,乡民枉死者凡三人,事闻于拙子先生,慨然以三千五百元独建码头自任,嗣因工程浩大不敷过巨,然再募捐,涓滴归公,不足,益以鬻产现已完工码头巍然,道路康庄,旅客过此者,无不交口称颂,吁伟矣哉。

记者鉴于近世假借慈善之名籍以肥己者之滔滔皆是,并威乎乐善好施,终身行之而不倦,如李拙子先生者之绝无仅有,故为斯篇,对李拙子先生表示敬意。

后来,随着沈家门渔港的繁荣,来沈家门做生意的客商随之增加,往返定海、宁波、上海的航船也逐渐增多。久而久之,沈家门港轮船码头替代平洋浦码头,使其逐渐失去应有功能。不知何时,这座码头包括候船室和石板路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

本文由区档案局提供

发布于 2025-08-09 07:13
收藏
1
上一篇:海陆联动新篇章,舟山普陀携手上海普陀,共筑“码头”发展新格局 下一篇:从哪个码头去普陀山最便捷?暖心攻略助你轻松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