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跪门报丧,谁跪?为何跪?从谁家门口启幕

白事跪门报丧,谁跪?为何跪?从谁家门口启幕"/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白事(丧事)中的“跪门报丧”习俗。
"1. 谁跪? (Who kneels?)"
“跪门报丧”的主要执行者是"死者的孝子贤孙",通常是:
"儿子":首先是最小的儿子(即孝子)。 "儿媳":其次是其儿媳。 "孙子/孙女":如果儿子不在或年幼,则由孙子或孙女代表。 "其他晚辈":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包括其他关系紧密的晚辈。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一些地区的习俗,"儿媳通常不亲自跪在丧家的大门外",而是跪在"大门内的影壁前"或者"堂屋门口"向大门外报丧。但无论如何,都是代表家族向外界传达丧讯,表达哀悼和请求吊唁。这里讨论的“跪门”更多是指传统上儿子辈在门外跪拜叩首的礼仪。
"2. 为何要跪? (Why kneel?)"
跪门报丧是一个充满哀伤和尊重的礼仪,其跪拜的原因主要有:
"表达极致的哀悼和悲痛":死亡对于家族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跪拜是最深沉哀伤的表达方式之一,体现孝子贤孙对逝者的无比思念和悲痛之情。 "体现孝道":跪拜是传统孝

相关内容:

死亡降临时,没有人能够阻止,即使亲属们感到悲痛欲绝,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逝者闭上眼。

人走之后,不能放任他孤零零的躺在那,该举办一场仪式,给予逝者最后一分体面,让他风光的下葬。

这一场仪式,我们称之为白事,也叫丧事。

传统的丧事,规矩很多,流程很多,光靠家属们是没办法完成的,必须要请人来帮忙。

因此,谁家要是有亲人离世,要办丧事,首先要做的就是“报丧”。

以前报丧,那是很有讲究的,要求“跪门报丧”。

这个意思是说,去别人家报丧的时候,不是站在门口喊一句就行,而是要跪在别人家门前报丧。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矩和讲究,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表达歉意。

众所周知,丧事不是一件好事,这是为逝者而办的仪式。

而死亡是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事。

因此,很多人一听到丧事,都会觉得心里一紧,觉得不吉利。

把这样的事告知别人,是会令人不舒服的。

所以为了表达歉意,亲属们要跪门报丧。

其次,给人报丧,有着求人帮忙的意思。

丧事上环节多,需要的人数就多,仅靠直系家属操办,是没办法把丧事办好的,他们需要向亲朋好友们求助,请他们来搭把手,一起把葬礼办好。

既然是求人办事,那姿态就要做足,就要下跪报丧。

最后,彰显礼仪和尊重。

古时候,下跪是一种仪式和礼仪,是在用肢体表达情感。

用这种谦卑的动作向周围的人报丧,是在表达对他们的尊重。

知道了跪门报丧的意义后,我们再来说一说报丧的时候要先跪谁家的门,先向谁家报丧?

最先跪的是“丧事主管”家的门,都知道“羊群走路靠头羊”,“丧事主管”就是丧事中的“领头羊”,他有威望,有经验,熟悉整个丧葬流程,要有他的指导,亲属们才会知道该在什么环节中做什么事。

可见,“丧事主管”对于办好丧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人家确定好“丧事主管”后,要先去他家跪门报丧,请人到家里来主持大局。

紧接着,家属们就要去家中有威望的家族长辈那里报丧。

这些家族长辈们,活得久,见识多,有着较高的威望以及和处理丧葬事务的经验。

有这些长辈们坐镇,逝者的儿孙们也能够心里有底气,能更好地处理丧葬事宜。

而且,家族长辈们到场,也有着“撑场子”的意思,是在告诉外人,就算家里有人离世,但是家族的凝聚力还是在的,整个家族依然强盛,不容外人欺负。

请完家族的亲戚之后,接下来就要去逝者的娘家人那边报丧,这是在逝者为女性的情况下才需要做的事。

老话常说“娘亲舅大”,自古以来,但凡外甥家有什么大事,比如婚丧嫁娶、家庭矛盾等,舅舅都常会被请来拿主意、主持公道。

这是在体现对母系亲属关系的重视,体现了对母亲娘家人的尊重。

所以,逝者离世后,要向舅舅家报丧,请舅舅来帮忙。

就算没有舅舅,也要向逝者的娘家人说一声,让他们派代表出席葬礼。

向以上这些人报完丧之后,就该向其他的亲朋好友报丧。

当然,这个时候因为已经在家族里报完丧,所以有了家族亲人的支持,再去向其他人报丧的时候,就不再只是直系亲属去了,其余的亲属也会去帮忙报丧。

这时报丧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不一定非要走到别人的家门口再跪、再报。

有时候偶然在街上遇到了,不管对方辈分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都可以直接跪下报丧。

这个举动只要一做,对方就能明白这家人在办丧事。

而且,周围的街坊邻居们看见后,也都能明白是什么情况。

要是比较热心肠的邻居,看到这种情况后,就会主动上门帮忙,这也就是“白事不请自到”的原由。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越来越便捷,我们已经很少再能看到“跪门报丧”这种做法,它已然变成了一种旧俗。

现如今,足不出户,仅用一部手机,就能把丧事传到所有亲朋好友的耳朵里。

科技的发达,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很多的麻烦事,提升了我们的做事速度和效率。

换做以前,光是跪门报丧这一个环节,主人家就要花很长的时间。

所以那时候,丧事需要办很久,少则三五天,多则七至十天,这都是因为每一个环节事情多,而且处理起来很复杂,耗时也很多。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什么都方便了,各个环节上的时间都能够被缩短,就连守灵的时间都能缩短下来。

以前路不好,亲朋好友们从外地赶回来参加逝者的葬礼,要花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让他们能见逝者最后一面,家属们就需要延长停灵的时间,做好守灵的工作。

但如今路修好了,交通也发达了,外地的亲朋好友们赶回来花不了多长时间,所以守灵的时间可以被缩短。

当下,有些地方已经在推行一日葬了,也就是说在一天的时间里,就完成所有的丧葬流程。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放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是科技的发达才创造出了这样高效率的结果。

不过,很多人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快速的丧葬行事,更加推崇传统的丧葬。

他们认为,丧葬上一些复杂的形式和习俗可以简化或者换一种表达形式,比如把“跪门报丧”改成“电话报丧”这是可行的,但是其他该有的流程必须要有,这是在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尊重。

如果所有的流程都被简化或被放弃,那么传统丧葬的意义就消失了,失去了原有丧葬的内涵。

对比,你们是怎么看的呢?你们当地现在还有“跪门报丧”的习俗吗?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评论哟!

发布于 2025-08-09 02:12
收藏
1
上一篇:花语揭秘,送花不当引风波,社交新禁忌一触即发! 下一篇:你一定要记住的花语,这些花语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