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区划大变动揭秘,浙江省第四大城市,为何拥有六区三县?

绍兴市区划大变动揭秘,浙江省第四大城市,为何拥有六区三县?"/

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关键点,我们来逐一分析:
1. "绍兴市的行政地位": 绍兴市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Prefecture-level city)"。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地级市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个层级。
2. "“浙江省的第4大城市”的解读": 这个说法通常是指按"市区人口"排名。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比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年份,排名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绍兴市的核心城区(特别是柯桥区)人口规模确实位于浙江省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地级市的行政范围通常包括下辖的县、县级市等,其总人口远超核心市区人口。如果按"行政区域总面积或总人口"排名,绍兴市可能并非浙江省第4大。
3. "绍兴市的区划构成(为何有6个区县)": 绍兴市的“区县”构成,指的是它作为地级市所管辖的行政单位。一个地级市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这是中国地级市的普遍模式。 绍兴市目前下辖 "1个市辖区 + 3个县 + 2个县级市",共计 "6个县级行政区"。 这6个县级行政区分别是: "市辖区 (1个

相关内容: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绍兴市,绍兴市是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的第4大城市,经济发达。总人口500多万,合计下辖了6个区县。那么,绍兴市7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浙江省属于我国东南地区省份,属于我国著名的江浙沪地区。浙江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强省,按照2021年的统计数据,浙江省总人口6500多万,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多万的人口基数并不少。近年来,各省人口不断进入了浙江省,进一步增加了浙江省的人口基数。

2022年,浙江省的GDP总量达到了7.77万亿,排名全国第4位。不得不说,浙江省各个城市的发展非常均衡。从人均经济来说,浙江省的人均GDP水平很高,与苏南地区并驾齐驱。浙江的地形结构比较复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出现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因此,在粮食产量方面,不如东北和华北各省。2022年,浙江省总播种面积1530.7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24.2亿斤。

目前,浙江省总计下辖了11个地级市,分别是: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绍兴市属于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浙江省的经济强市,工业实力非常强。2021年,绍兴市常住人口530多万人。2021年,绍兴市户籍人口460多万人。由此可见,绍兴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并不少。

2022年,绍兴市GDP总量达到了7300多亿。从人均经济方面,绍兴市排名非常靠前。目前,绍兴市下辖了3个区、2个县级市、1个县,合计6个区县,分别是: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县级市、嵊州县级市、新昌县。作者的一位邻居,一家人刚刚搬到了绍兴柯桥区生活。那么,绍兴市6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绍兴市历史悠久,绍兴这个名字出现于南宋时期。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越州更名为绍兴府。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在元朝统治时期,把苏南、浙江共同组建了江浙行省。在元朝的10大行省中,江浙行省承担了相当高的赋税比例。

1368年,明朝组建以后,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明朝组建了浙江省,并且基本上稳定了浙江的区划框架。至于苏南各地,划入了南直隶管理。截止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浙江省形成了11个府的区划格局。

分别是: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温州府、处州府。11个府被分为了上八府和下三府,其中,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属于下三府。其他8个府,属于上八府。绍兴府下辖了8个县,分别是:会稽县、山阴县、萧山县、诸暨县、余姚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出现了“绍兴八属”的说法。

众所周知,江浙等地的读书风气浓厚。很多读书人科举失败以后,开始改行做幕僚师爷。其中,以绍兴师爷最为出名。请注意,这是褒义词。因为绍兴读书人心思缜密、考虑周全、做事情能够面面俱到,深得各地官员们的欢迎。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浙江省经济发达,各地军阀进行了反复争夺,对浙江各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浙江各地同样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在浙江省内,陆续组建了一系列的专区、地级市,例如金华专区、绍兴专区。

绍兴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1个县级市、7个县,分别是:绍兴县级市、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萧山县、会稽县。请注意,截至建国初期,萧山等地,还隶属于绍兴管理。1952年,绍兴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1个县级市、7个县,分别划入了杭州市、宁波专区等地管理。在五六十年代,浙江省各个专区的区划调整非常频繁,各个专区的管理范围也并不是固定的。

当时,我国的通讯、交通水平有限,下辖的县太多,并不利于管理和建设。1964年,浙江省重新组建了绍兴专区。不过,绍兴专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5个县,分别是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等5个县。至于萧山县等地,留在了杭州市管理。余姚等地,则留下了宁波专区管理。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绍兴专区更名为绍兴地区。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省下辖的各个地区,开始陆续进行了区划调整。浙江省的反应非常快,1983年,绍兴地区被撤销,组建了绍兴地级市。同时,组建了越城区。加上外围的5个县,绍兴市形成了1个区、5个县的区划框架。

随着绍兴市各县的发展,八九十年代,绍兴市下辖的上虞县、嵊县、诸暨等3个县被陆续撤销,组建了上虞县级市、嵊州县级市、诸暨县级市。进入21世纪以后,绍兴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绍兴市各地的区划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

2013年,绍兴市的绍兴县被撤销,组建了柯桥区。上虞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上虞区。截止2013,绍兴市3个区、1个县、2个县级市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合计6个区县。出于发展经济的综合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绍兴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滨海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绍兴市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大市,其中,纺织、化工、金属加工和黄酒、珍珠五大传统产业产值比重超过60%。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2月,绍兴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及行业:新能源的有7家、医药的有5家、环保的有5家、化工的有5家、电池的有4家、电商的有4家、光伏的有4家。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发布于 2025-08-09 01:42
收藏
1
上一篇:绍兴市行政区划新名单揭晓,6个区县全解析,速览绍兴下辖区域新格局 下一篇:你去过绍兴吗?揭秘绍兴市行政区划及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