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
大型系列报道“广东解放,红旗漫卷”
第三期《广州解放:一场里应外合的胜利》
广州,大革命策源地,也是国民党在大陆地区最后一个行政机关所在地,她的解放比国庆日“迟到”了14天,却是中国解放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篇章:中共地下党和南下解放大军里应外合,使国民党落荒而逃,解放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打下了这座历史名城。
广州解放,宣告中国最后一个头等大城市的人民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人!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万众欢腾。五天后,是当年的中秋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对南中国大城市广州来说,城内80多万人民仍然诚惶诚恐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百业萧条,市民闭门不出,没有一户人敢提起“解放”二字,没有一人敢悬挂起五星红旗……那一个中秋节,恐怕是广州人在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一个团圆夜。
暗无天日的日子到底何时是个尽头?百姓内心充满不安与期待,他们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子的时候,殊不知广州城内已暗潮涌动,潜伏在地下的中共党员正悄然东奔西跑,在他们看来,广州解放指日可待!

温盛湘:
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像(被共产党)赶鸭子那样,秋风扫落叶,国民党的末日快到了,我们都欢天喜地的。
温盛湘,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人物,是潜伏在国民党身边的中共地下党员。十年前,他曾接受广州电台记者的专访。遗憾的是,今年年初,100岁的温老与世长辞。从1945年到1949年这四年,多少珍贵的机要情报就由温盛湘等一批地下党员传到华南分局负责人手中。
温盛湘:
国民党从南京撤退后,南京国民党所有剩下的南方物资、人员车辆、军火等资料都有一份小蓝图,黄埔军校第四期国民党的一个军官叫樊大光,他偷到了交给我,就可以带去给香港,当时的华南分局所在地,那张军用图很宝贵。

其实早在1949年4月,当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时候,国民党的统治实际上已宣告灭亡。随后,残存的国民党政府逃到广州,企图负隅顽抗。驻守广东的国民党三个兵团约15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余汉谋指挥。
国民党国防部给余汉谋的指令是:巩固粤北,确保广州。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史工作处处长周艳红点评到,广州一战是国民党的最后一次“困兽斗”。

周艳红:
应该说就是蒋介石最后一次困兽之斗,他也知道广州不一定保得住。所以大的反抗和激烈的战斗基本没有,有一个战斗在从化,最后一个战斗在黄沙。
同样是10月11日,毛泽东在首都北京起草电稿,命令“人民解放军切断广州敌人西逃之路,占领广州”。接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迅速南下,开始了解放广州的征程,行军日行超过100公里。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余汉谋在粤北的韶关、佛冈设了三道防线,分别有十几万兵力把守,他还将自己的防线称为“铜墙铁壁”。
在余汉谋眼里,广州是解放军攻不下的堡垒。然而,这一次他失算了。
周艳红:
在赣州会议后,解放广州的速度非常快,陈庚带队的二野每天行军超过100公里,你想想,广州到韶关就两百公里,所以几天就达到广州,余汉谋他们还没反应过来,部队已经到广州了,就是摧枯拉朽。

在从化宣星村的云台山战役旧址,记者经过蜿蜒曲折的登山路到达山顶,山顶处人烟罕至,旧址纪念巨型石碑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地下有两束鲜花。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战斗的痕迹。但在当年,解放军浴血奋战一日一夜,消灭敌人500几人,因此云台山之战被称为广州解放前的最后一场战役。
1949年10月12日晚上,在云台山战役打响的时候,宣星村村民卢蓬根只有16岁,今年8月底,88岁的卢伯,向记者动情地说起70年前的那个难忘的夜晚。

卢逢根:
13日晚上11点钟到第二天上午9点,枪声才结束。有时候是大炮的声音,解放军一边唱歌一边冲锋陷阵,他们唱,“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照射着祖国大地~”,十分雄壮。
激战云台山后,奉命夺取广州的解放军第43军127师、128师以及第44军132师发出指令:“进广州!”局势发展之快,容不得国民党继续存有幻想,他们自知大势已去,于是谋划了惊天大阴谋!他们竟然把当时广州唯一一座的跨江大桥——海珠桥炸毁了。海珠桥爆炸幸存者戴燕芳回忆:
戴燕芳:
1949年海珠桥爆炸的时候我也在这里。很恐怖啊……下午六点多钟,吃完饭了,他(国民党)当时把炸药放在海珠桥那边,我们家里面的人都看出来了。(爆炸的时候)我们的屋顶,全部都震动了。把它(房顶)都震到散掉了。没有跑啊,跑出来太危险了,那个空地,一爆炸什么都会飞过来,满天飞呢。

炸毁海珠桥后,闻风丧胆的国民党仓皇逃到黄沙码头,准备渡江到芳村,再往粤西撤退,结果遭遇赶来的解放大军与民众,正义之师浴血奋战,最后在黄沙一带歼灭国民党军队1000多人。
黄沙之战,彻底宣告国民党失去了对大陆最后一个头等大城市的控制权。
周艳红:
在蒋介石手里,他有一个战略三角,就是闽粤台,六月份的时候闽被解放了,就是福建,十月后,他的战略三角就剩下两个,台湾和广州。
10月14日凌晨时分,破晓到来之际,广州终于解放了!
清晨,天刚亮,长堤的东亚大酒店和中原行被人挂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其中一面是温盛湘挂起的。后来,更多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羊城上空,广州老百姓看到了与昔日国民党官兵欺行霸市的作风完全不一样的南下大军,他们知道,战争的阴霾已经散去。

周艳红分析,广州之所以迅速迎来新生,除了解放军和地下党功不可没,还有一群可爱的广州人,也为解放的到来添砖加瓦:他们就是地下学联和工人护卫队。
今年90岁的幸松筠,当年就是地下学联的一名成员,在广州解放前,她有双重身份,白天是老师,晚上就是地下学联成员,她和同伴用最隐蔽的方式派发红色传单。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她们绞尽脑汁。

幸松筠:
我们自己印传单,那时候还特意用左手写字,让人不认得字迹。那些资料都要到处寄,全市的邮筒,这里放一些,那里放一些,(如果只放在同一个邮筒),人家就知道你住的范围了。
周艳红认为,地下学联和广州的工人护卫队等,都是广州解放的功臣。
周艳红:
广州的地下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宣传,告诉民众广州要解放了;西村水厂、无线电厂、发电厂的护厂(运动),还有学校和医院都有地下党员进行保护和巡逻,所以广州的公共设施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
没有太多的腥风血雨,广州地下党员与南下大军“里应外合”,国民党仓惶撤退,广州得以顺利解放,毛主席“争取十月下旬占领广州”的计划被提前完成了。

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黄穗生认为,华南核心重镇广州的解放对解放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黄穗生:
广州的解放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海滨城市彻底的倾覆,意味着国民党通向海陆的通道已经被我们卡断,广州解放也意味长期以来,广州人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局面结束,广州人民从此成了建设广州新的主人。

文字/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记者 曹曼茹
采访/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记者 曹曼茹
图片/陈琤瓅
排版/陈琤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