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揭秘,山东各地特色过年习俗,你都了解吗?

春节揭秘,山东各地特色过年习俗,你都了解吗?"/

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山东各地人民一年中最为期盼和隆重的时刻。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各地过年的习俗也丰富多彩,既有北方过年的普遍特点,也融入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山东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过年习俗:
"一、 共通的北方过年习俗(山东大部分地区也普遍采用):"
1. "扫尘(腊月二十四前后):" 俗称“扫房”,意在扫除一年的晦气和穷运,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把家里彻底清洁一遍。 2. "办年货(腊月):" 购买过年所需的各种物品,包括食品(鸡鸭鱼肉、糖果、干果、糕点等)、新衣服、春联、年画、鞭炮(现在很多地方禁止燃放)等。 3. "贴春联、福字、窗花(除夕前):" 春联抒发新年愿望,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窗花增添节日气氛,都是春节重要的装饰元素。 4. "准备年夜饭(除夕):" 年夜饭是春节家人团聚的重头戏,菜式丰富,通常有鱼(象征年年有余)、饺子(形似元宝,象征招财进宝)、鸡(寓意大吉大利)等,不同家庭还有自己的拿手好

相关内容:

还有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样一个春节,在山东的各地,除了吃团圆饭、看春晚、放鞭炮,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习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唠唠:“那些你不知道的过年习俗。”


山东省特色习俗简述

孔府 · 济南 · 青岛 · 德州·青州

蓬莱 · 莱芜 · 临清 · 龙口 · 鲁西南

孔府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济南

⊙年初二回娘家必须拿上礼品。按老规矩讲,就是一刀肉(不能少于四五斤)、两条鱼(鲜鲤鱼,每条鱼须在一斤以上,也称“对鱼”)、三瓶白酒外加四斤点心(鸡蛋糕、长寿糕、桃酥、百子糕),这几样礼品统称“四色礼”,寓含着一年四季平安、四季发财的美好祝愿。

青岛

⊙从正月初一开始走亲戚。在青岛,“亲”与“戚”是严格分开的,大年初一这一天是给重要人物和长辈拜年的,以前是需要给长辈磕头的,现在不怎么讲究了,一般就是作揖问“过年好”而已,但姑表姨表亲戚是不可以在这一天走动的。初二那天给姥姥拜年,姥姥不在了给舅舅拜年,初三是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四是未结婚但已订婚的准媳妇给未来的公婆拜年,从正月初五开始,就是走动姑姨表亲的日子了。


德州

⊙在各个角落里放灯碗、彩灯、玻璃灯等,意味着驱逐黑暗迎来光明。男女老幼于除夕穿上新衣准备过年,尤其是妇女儿童,不仅衣着漂亮,而且还要戴花,老太太戴石榴花,媳妇戴梅花,姑娘戴牡丹花,男孩子胸前戴上钱排子(用红线穿钱编制而成)以示红火。


青州

年前,置备精细饭菜、鞭炮和敬神纸香等;年除夕,祭祖上坟,贴春联,挂门钱(回民只在门楣上贴阿文吉语的“杜阿”)。傍晚,房院悬灯,主妇摆案焚香置牲祭神。合家团坐不眠“守岁”。夜半称“年五更”,老幼起床燃放鞭炮,全家饮酒用餐吃团圆饭,其间禁忌批评和不祥言行。饭后晚辈结队上门拜年,长辈分赠“压岁钱”,或香烟和糖果。熙熙攘攘,午时方止。

蓬莱

⊙年三十午饭有三样必不可少,一是米饭,二是肉,三是龙须菜。米饭主要是大米和小米,吃剩的称为“陈饭”,叫做家存“陈粮”。龙须菜又叫三须菜,就是把海带、白菜切成细丝,加上粉条一起煮好,俗话说:“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发财。

莱芜

⊙把除夕夜守岁叫做“熬五更”。一般是老人找老人,青年找青年,妇女找妇女,大家凑酒钱,一边饮酒,一边谈笑,但不能喝醉,有的是一家子喝五更酒。

临清

⊙初一拜年时,由男子和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谓“拜团结年”。

龙口

⊙初一早晨有些特殊活动:一是照虚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起炕席照照,然后把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驱除黑暗,把邪气统统赶出去;二是压窗台,把用面粉做好的各种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台,十分美观。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嘱咐,攀着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这样长得快。四是放压缸钱,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一年不会干旱,五谷丰登有余钱。五是丢圣虫(蟠龙),初一早晨,女主人先把年前用面蒸的圣虫放进粮囤和面缸之中。“圣”是“剩”的谐音,丢圣虫取“剩余”之意。

来源:综合整理

发布于 2025-08-08 04:28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山东独有风情,揭秘那些山东才有的风俗习惯 下一篇:山东七夕风俗大揭秘,乞巧、晒书、巧果盛宴,各地习俗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