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浙江省嘉兴市及下辖区、县、代管市名字的起源与文化底蕴

探寻浙江省嘉兴市及下辖区、县、代管市名字的起源与文化底蕴"/

以下是浙江省嘉兴市及其下辖各区、县、代管市的名称由来:
"嘉兴市 (Jiāxīng Shì)"
"由来:" 嘉兴市的名称来源于其下辖的"嘉兴县"。嘉兴县的名字则来源于城内"南湖"(又称烟雨湖)中的"烟雨楼"。传说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地读书,后人建楼纪念,因常笼罩在烟雨之中,故得名“烟雨楼”。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刺史白居易取“烟雨”之意,将县名定为“嘉兴”,寓意“嘉木欣欣,秀水泱泱”,表达了美好的愿景。自唐代得名“嘉兴”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嘉兴市,后撤销,1950年恢复,现为地级市。
"下辖各区 (Xiàxià Qū)"
"南湖区 (Nánhū Qū)" "由来:" 因其行政区域主要位于嘉兴市区的"南湖"一带而得名。南湖是嘉兴的标志性景点,以烟雨楼闻名,与嘉兴市的名称直接相关。 "秀洲区 (Xiùzhōu Qū)" "由来:" 因其地处于

相关内容:

  嘉兴市:


  1949年,析嘉兴县始设嘉兴市。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年),改禾兴县为嘉兴县,为避太子孙和讳。


  三国吴嘉禾元年(232年),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因野稻自生,时以为祥兆,故名。


  南湖区:


  2005年,改秀城区为南湖区,因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境内南湖,故名。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南湖,又名鸳鸯湖。


  《方舆纪要》卷91嘉兴县“鸳鸯湖”条:南湖,长水塘诸水所汇也,宋闻人滋云:槜李,泽国也,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计百有二十顷。


  秀洲区:


  1999年,改郊区为秀洲区,因嘉兴古为秀州治所,改州为洲。


  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设秀州,因境内秀水而得名。


  秀水,又作绣水。


  《清一统志·嘉兴府》:秀水即南湖之下流,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邑名因此。


  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秀水》:好景明于画,长浮五色波。


  嘉善县:


  明宣德五年(1430年),设嘉善县。


  清光绪《嘉善县志》: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


  海盐县:


  秦时,设海盐县,因境内盛产海盐而得名。


  海宁市:


  1986年,改海宁县设海宁市。


  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盐官州为海宁州,以古郡名为名。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设海宁郡,后废,取“海涛宁谧”之意。


  平湖市:


  1991年,改平湖县设平湖市。


  明宣德五年(1430年),设平湖县。


  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浙江上》: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


  桐乡市:


  1993年,改桐乡县设桐乡市。


  明宣德五年(1430年),设桐乡县,因治所在故梧桐乡而得名。


  清光绪《桐乡县志》:梧桐乡,昔多梧桐,相传五代时曾有凤凰来集。

发布于 2025-08-06 18:43
收藏
1
上一篇:嘉兴“三区”划定最新通告!被纳入“三区”,居民应对指南全解析 下一篇:浙江嘉兴市“十四五”规划聚焦,稳妥推进撤县(市)设区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