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山东青岛回来,感觉脑子里还在嗡嗡作响,仿佛海风还在耳边呼呼地吹。
你让我概括这趟青岛之旅?那就是一场“红瓦绿树,啤酒烧烤,走断腿”的大冒险。
说实话,出发前我对青岛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和啤酒瓶上,觉得就是海边有点洋气的小城。
结果一落地,光是那股咸咸的海风和扑面而来的湿气,就让我有点晕头转向。
最开始的那两天,我走的是老城区路线。
栈桥,传说中的青岛地标,我一大清早就冲了过去。
本来以为能悠哉地拍两张“我和大海的合影”,没想到桥上人比海鸥还多,刚举起手机,镜头里就蹭进了一堆五颜六色的雨伞和自拍杆。
说真的,栈桥本身挺短的,走过去就几分钟,还没来得及感受海浪拍岸的浪漫,差点被后面的大妈推着走。
但那种“被大海包围”的感觉,还是挺新鲜的。
我坐在桥头的小石墩上发呆,看着海浪一波一波地拍过来,突然觉得这才是旅行里最舒服的时刻。

离开栈桥,顺着导航一路晃悠到了八大关。
八大关是那种让你觉得自己“突然有点洋气”地方,满眼的老房子和绿树成荫的小路,仿佛走进了老电影。
有那么一刻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什么欧洲小镇。
不过,现实很快让我清醒。
八大关里的别墅多是外观漂亮,内部基本不开放,外头一圈又一圈的游客,拍照拍到快挤破头。
我也跟着凑了个热闹,拍了几张“假装很文艺”的照片,结果一回头,发现身后排着队等着拍同一个角度的人,队伍都快拐弯了。
后来我学乖了,干脆骑辆小单车,慢悠悠地在路上转圈,哪里人少往哪儿钻。
其实八大关最舒服的体验,就是随便找个长椅坐下,啥也不干,听风吹树叶的声音。
累了就抬头看看蓝天,心情好像突然变得很轻松。
五四广场和奥帆中心也是必须打卡的地方。

晚上去的,灯光秀特别漂亮,海边的风又大又凉,头发被吹得像杂草一样乱。
我站在情人坝尽头,看着天上那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灯光,心里忍不住感慨,这地方果然名不虚传。
但人是真的多,随便一抬头,都是低头玩手机的情侣和成群结队的游客。
想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会儿,几乎不可能。
有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是来参加广场舞大赛的,和大家一起“原地踏步”。
说到小鱼山,那是我这趟旅行里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门票虽然有点贵,但爬上去的那一刻,整个人都觉得值了。
青岛的红瓦绿树,蓝天大海,在山顶上全都一览无余。
我坐在观景台边上发呆,看着远处的城市,心里冒出一句话:“这才是生活啊!”
不过话说回来,爬山还是得有点体力,天气热的时候,记得多带瓶水,不然分分钟能把自己晒成“烤鱿鱼”。

老城区的中山路也很有味道。
两边都是老房子,路上全是卖小吃的小摊。
我嘴馋得不行,什么锅贴、包子、糖球,见一个吃一个。
吃到后来,连裤腰带都快勒不上了。
不过,老城区有些地方正在修路,走起来有点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天,鞋子一不小心就踩进泥水里。
但就是这种“不完美”,反倒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青岛。
说到教堂,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都很有特色。
天主教堂外观特别漂亮,拍婚纱照的人超级多,连我这种单身狗都忍不住想进去沾沾喜气。
基督教堂要安静很多,站在门口听钟声敲响,心情都跟着平静下来。
不过,进教堂拍照还是得低调点,毕竟人家是做正事的地方,不要太打扰别人。
青岛啤酒博物馆我也跑了一趟。
作为“半个酒鬼”,自然要体验一下传说中的“新鲜啤酒”。
里面各种展览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最期待的还是最后的品酒环节。

喝下第一口,满嘴都是麦香和气泡,感觉自己终于成了“正宗老青岛”。
不过人太多,排队排得腿都麻了,喝完一杯仿佛完成了人生大事。
海军博物馆对我这种“军事小白”来说算是开了眼界。
看到那些退役的大舰,脑子里全是“钢铁直男”的画面。
不过有几个展厅在装修,没能全部参观,有点小遗憾。
带小朋友的家庭应该会很喜欢,毕竟谁小时候没幻想过自己是“海军司令”呢?
说到海边,石老人海水浴场名气很大。
我本以为能像电视剧里那样,赤脚踩沙滩,和大海亲密接触。
结果沙滩上全是人,海里也是人,连下水都得排队。
不过沙滩很宽,设施也算齐全,带孩子来玩水挺合适。
就是水质一般,浪花拍在脚面上,咸得我怀疑人生。
崂山是青岛最有名的自然景点,号称“海上第一名山”。
我选的是北九水那一条线。

一路上山,风景真的是没得说,山海相融,空气里全是绿植和泥土的味道。
不过门票不便宜,停车也挺费劲,旺季自驾要提前规划,不然光是排队进山就能排到天黑。
爬山的过程说实话挺累,但下山的时候,脚底板都在抗议。
不过看到山顶的景色,觉得一切都值了。
信号山公园算是老城区的小惊喜。
公园不大,但有个旋转观景楼,上去之后能360度俯瞰整个青岛。
红瓦绿树,老街小巷,一切都变得特别温柔。
我在楼顶坐了很久,什么都没想,只是静静看着城市发呆。
有时候,旅行不就是为了这几分钟的放空吗?
说到极地海洋世界,适合带娃来的家庭。
我这大龄儿童进去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各种海洋动物,表演也很精彩。
不过门票不便宜,人也不少,尤其节假日,走廊里全是娃娃和家长的交响曲。
第三海水浴场位置很好,沙子细腻,景色也不错。

不过中午太阳大得吓人,防晒霜要涂厚一点,不然回来就能当“烤乳猪”。
人多的时候沙滩有点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不太容易。
太平角公园是个相对小众的地方,环境很幽静。
我在那边晃悠了半天,公园里种了很多花,走累了就在长椅上坐着,吹着微风,什么烦恼都没了。
周围还有不少老房子和咖啡馆,文艺青年应该会喜欢。
小麦岛公园最近很火,号称“城市里的小隐秘”。
海岸线曲曲折折,礁石造型奇特,拍照特别出片。
人不多,风景却很美,坐在礁石上看海浪拍岸,忍不住感叹一句:“这才是属于青岛的浪漫。”
说到吃,青岛的美食真的是让我念念不忘。
海鲜肯定是主角,排档里的各种贝壳、虾蟹,价格比大城市良心不少。
不过吃海鲜一定要问清楚价格,别等结账的时候傻眼。
除了海鲜,青岛的锅贴、包子、糖球、早茶都很好吃。

我一个人吃饭,老板娘还特意多给了点小菜,说“看你是外地来的,多吃点,别客气”。
人情味就在这些细节里。
住宿方面,我选的是老城区的民宿,图的是方便。
不过有些民宿位置偏,晚上回来路上有点黑,建议女生结伴出行。
如果想看海,最好提前预订房间,旺季价格飙得飞快,有的“海景房”其实就是“侧面能看到一丢丢的海”,别被照片骗了。
青岛的交通还算方便,地铁能到的地方就别开车,市区堵车和停车都是“噩梦级别”。
去远郊比如崂山、黄岛还是自驾更省事,沿途风景也不错。
不过市区步行是真的多,这几天下来,我的步数直接干到了朋友圈第一。
有一句话说得好:“来青岛没走断腿,那你肯定没玩明白。”
出行季节我觉得5、6月和9、10月最舒服,避开暑假和节假日,人少还便宜。
夏天来一定要做好防晒,太阳是真的管够。

还有,青岛靠海,天气说变就变,最好带把伞,别像我一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成落汤鸡。
市区小偷不多,但人多的地方还是要看好钱包。
吃海鲜有点腥的就别勉强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旅行嘛,图的就是一个舒坦。
有时候不必每个景点都打卡,慢下来,哪怕只是坐在海边发呆,也是难得的放松。
青岛这座城市,有大海的辽阔,也有人情的温暖。
你说它商业化吧,确实有点;你说它太火了吧,也没错。
但只要你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来,它总能给你惊喜。
这趟青岛之旅,走过了热闹,也看见了安静。
吃过了排档,也喝过了啤酒。
拍过了风景,也晒黑了皮肤。
我觉得,这就是旅行最好模样。
愿你下次来青岛,也能遇见属于自己的好天气和好运气。
不赶路,不焦虑,慢慢走,慢慢看,慢慢爱上这座城。
青岛,人间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