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解汉字探微,“义”字内涵——诠释“好男人”的第六项美德

锐解汉字探微,“义”字内涵——诠释“好男人”的第六项美德"/

我们来根据《锐解汉字》的思路,深入探讨“义”字,并阐述其作为“好男人”应具备的第六项美德。
---
"《锐解汉字》之“义”:好男人的第六项美德"
在探讨“好男人”应具备的美德时,我们常常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儒家范畴。而在《锐解汉字》的视角下,我们不仅关注这些字的本义,更关注它们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锐利解读和深层含义。“义”(yì)字,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力量和时代价值的汉字,它不仅是道德的准则,更是好男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之一,堪称应具备的第六项美德。
"一、 “义”字解构:从字形看本源"
“义”字,在金文和篆文中,通常由“羊”和“我”组成。
"羊(yáng):" 在古代文化中,“羊”常常象征着"温顺、善良、肥美、奉献"。它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是财富和生存的保障。羊的温顺品格,被古人用来比喻美好的德行。 "我(wǒ):" 代表"“我”",指代行为主体。
将“羊”与“我”结合,“义”的字形直观地传达出一种"“我”所崇尚和践行的、

相关内容:

在旧中国,关帝庙跟祖庙、土地庙一样,遍布城乡各地,甚至比文庙还多,关公的忠、勇、仁、义深受人们推崇。

在百姓心中,关公是无所不能的关帝爷,也是招财进宝的武财神。求雨祈求关帝,消灾、除病、乞求生育也求于关公。对关公的信仰与崇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内容包括:神勇武威、忠孝节义、生为人杰、死亦鬼雄,等等。关公以舍身取义、义薄云天的形象,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竖起了一座丰碑。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义”字。

《说文解字》把“义”解释为“己之威仪也”,取“义”的形象,表达精神追求与向往。《论语》中多次提到“义”,诸如“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等等。在孔子看来,“义”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子》中,“义”被列入“国之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并且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亚圣孟子对“义”的表述更为直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认为,有“羞恶之心”是“义”的开始,而“义”的最高境界是“舍生取义”。

荀子认为,“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荀子·不苟》)。“义”与“礼”结合,方能构成天下大治。“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悌,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事下谓之君。”(《荀子·正论》)心中有“义”,方能外化成孝、悌、顺、君。

在古代,与“义”相关的、最常见的组词是:仁义、忠义、信义、道义、礼义、正义、义愤、义勇、义气等等。由“义”组成的成语也很多,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深明大义、义正辞严、大义灭亲、大义凛然、仗义执言、义薄云天、仁至义尽、微言大义、多情多义、义结金兰、大仁大义、仗义疏财、见义勇为、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不仁不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等。可见“义”是十分宽泛、普遍的道德概念。

愿我们多做有“义”之事,多说有“义”之话,多行有“义”之举,拒绝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不仁不义。唯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风清气正,才会更加和谐。

作者简介:知名媒体人,文化学者刘继锐。时事快评,说闻解字。游历五洲,感悟生活。独特视角,一家之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发布于 2025-08-06 14:27
收藏
1
上一篇:长知识,揭秘结拜为何又称“义结金兰”背后的含义 下一篇:男子结拜,传统友谊的象征——义结金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