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答读者问,揭秘非洲法郎货币体系之谜

环球时报答读者问,揭秘非洲法郎货币体系之谜"/

《环球时报》曾就读者关心的非洲法郎问题进行过解答。根据该报道和普遍认知,非洲法郎是一种"货币体系",而非单一国家的货币。以下是关于非洲法郎体系的详细介绍:
"1. 定义与性质:"
非洲法郎是一种"区域性货币",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的一些国家使用。 它属于"法郎"货币家族,与法国法郎有历史渊源,但现在是"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 非洲法郎区由两个子区域组成: "西非法郎区 (WAFZ": 使用"西非法郎 (CFAF"),包括 14 个国家。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区 (CFAFZ": 使用"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FAC"),包括 12 个国家。
"2. 历史背景:"
非洲法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殖民时期"。法国为了方便在殖民地进行经济活动,于 1945 年建立了两个法郎区: "非洲法郎区 (CFAF"):最初由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的殖民地组成。 "中非法郎区 (CFAC"):最初由法属中非和加蓬的殖民地组成。 在 196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同志:

近日,有文章在报道非洲“去法国化”时提到非洲法郎,请问非洲法郎分几种?由哪些机构发行?和法国法郎以及欧元有何联系?为何会发行非洲法郎?

陕西读者 戈蜜蜜

非洲法郎的概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法郎又细分为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两个币种分别由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和中部非洲国家银行两座非洲央行发行。其中,西非法郎在非洲8个国家流通,包括贝宁、马里、多哥、尼日尔、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和几内亚比绍,中非法郎在6个国家流通,包括乍得、加蓬、刚果(布)、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赤道几内亚。

由于是“近亲”,两种法郎虽然币种不同,但可以等价兑换,它们与法国法郎也长期保持着稳定汇率。法国加入欧盟后,欧元对非洲法郎的汇率长期保持在1:656的水平,波动幅度较小。

虽然这套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西非国家的经济稳定,但近年来“非洲法郎区”摒弃这套货币体系、与法国“脱钩”的呼声愈发响亮。

2017年,塞内加尔爆发反非洲法郎的抗议运动,有抗议者当街焚烧法郎货币,2018年,西非流行乐手将抗议声音融入流行文化,创作饶舌乐《反抗法郎的7分钟》。

在批评者看来,非洲法郎是殖民统治时期的残留物。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将这套货币体系称作法国留在非洲的“货币帝国主义”,该学院表示,法国一度主导两大非洲央行,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这让非洲十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到法国及欧盟方面的制约,长期缺乏货币主权。

由于非洲法郎与欧元汇率的强绑定,各国很难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调整货币政策。在经济萎靡时,有些国家的政府可以对货币进行贬值,以增进出口创汇,但这种操作在这些非洲国家无法自主实现。(刘皓然)

发布于 2025-08-05 17:58
收藏
1
上一篇:人民币在非洲爆火,英国热捧,三国联手弃美元,国际化步伐加速 下一篇:非洲最穷国,货币面值高达100万亿,经济困境致民众辣条都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