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弥勒融媒】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在信中,他说道:“‘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仅要让来云南的人们体验‘有风的地方’,也要让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样样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弥勒的春夏秋冬,感受弥勒的鲜、甜、香、辣。
弥勒
气候温润,物产丰富
4004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给予万物
生的可能
富有智慧的弥勒人民发挥其聪明才智
将万千风味摆上了餐桌

春食花,夏食菌,秋食果,冬食菜
在弥勒
可以“一天吃四季,餐餐味不同”
鲜、甜、香、辣
样样都是好味道
鲜
在弥勒
既有藏于深山密林里的鲜
也有躲在市井小巷里的鲜
这一口口鲜,吃进嘴里
一次又一次征服着我们的味蕾
野生菌
我们所熟知的“山珍海味”一词中
“海味”的呈鲜食材以鱼类为主
而“山珍”则来自大山深处的食用菌类
弥勒野生菌种类丰富
每年雨季,在丰沛雨水的滋润下
翠绿山林里的“精灵”都被唤醒
鸡枞菌、牛肝菌、青头菌、干巴菌
……
破土而出
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野生菌可煮可炒
但最奢华、最鲜美的吃法
当数野生菌火锅

而弥勒的菌子
不仅有野生的
还有人工种植的
弥勒西三镇成功种出来美味的羊肚菌
东山镇发展林下种植云茸


羊汤锅
羊肉性温
营养价值丰富
是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的佳品
弥勒羊汤锅选用新鲜健壮的本地山羊肉
一锅清水、一把食盐
三小时的火候
将羊肉鲜嫩的口感发挥到极致

一碗羊汤入口鲜甜
一碗米线
也可以容天下之鲜于方寸间


弥勒人善吃
喜欢尝试不同烹调方式带来的口味变化
于是羊肉在弥勒
也就有了诸多的美味形式
黄焖羊肉

软炸羊干巴

爆炒羊肝

小炒羊肉

羊肉凉片

凉拌羊脚

甜
弥勒的甜
是鲜嫩多汁、风味芳香的水果
是营养丰富、香甜四溢的红糖
是酥甜软糯、秀色可餐的鲜花饼
是一场色彩斑斓的“多巴胺”之旅
果甜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造就了弥勒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果业

新哨、东风的葡萄
西二、五山、朋普的柑橘
江边的芒果
西一的苹果
巡检司、新哨的石榴
……
弥勒正加快构建
五个“十万亩”水果产业






还有西瓜、桃子、李子、
草莓、蓝莓、火龙果……
红糖
据说
中国最好的红糖在云南
云南最好的红糖在弥勒竹园
竹园红糖闻名遐迩
在云南有“云南第一补”的美称

竹园红糖制糖工艺
开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祖辈的技艺被一代一代的竹园人传承下来
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如今
竹园红糖也被弥勒人开发出更多的品类
样式好看,甜蜜不减


鲜花饼
花开枝头为美景
花落指尖为佳肴
在四季鲜花开不败的弥勒
鲜花不仅能让您大饱眼福
还能让您大饱口福
福城街道小河边村
用了10年时间
将一个传统的农业村
打造成三产融合的旅游村
带你赏花又吃花

把食用玫瑰鲜花瓣捣碎
加入蜂蜜、酥油等调料制成馅心
包入酥皮烘烤成饼
“三分皮,七分馅”
“三朵鲜花一个饼”
一口咬下去
花香沁心,甜而不腻
好像在拥抱着整片玫瑰花海

香
在弥勒,说到香
首先想到的是竹园卤鸡的香气四溢
油亮金黄的外观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还有经典的彝家八大碗
卤鸡
卤鸡是弥勒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
色泽诱人、香味扑鼻
吃在嘴里越嚼越香
被云南省列为 云南“名小吃”之一

弥勒卤鸡原材选用本地土鸡
用草果、八角、老姜和红糖炒出糖色
加水,下土鸡
再加入各种香料卤制

细腻爽滑的米线
浸泡在香浓醇厚的卤汤中
舀上一勺油辣椒
弥勒人的一天
便是从一碗卤鸡米线开始

彝家八大碗
彝家八大碗并不是特定的八道菜
而是彝家菜的一个民间称呼
在弥勒阿细人家
彝家菜就有那么几道特别经典
是家家户户餐桌的常见菜
头刀菜、杀猪菜、英雄肉
酸渣肉、红豆老腊肉、骨头参
……
看着就眼馋






尤其是挨近年前
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时
吃上一顿杀猪饭
在很多弥勒人的心中
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
因为那香味是浓浓的乡愁


辣
在弥勒,“辣”味已经渗入到
各式各样的美食中
弥勒人大多都是无辣不欢




弥勒美食方方面面也都离不开辣
炒菜要放辣 凉拌要放辣
烧烤的肉菜必是先放辣椒腌制
吃卤鸡、吃牛肉、吃羊肉、吃烧烤……
都得配个辣椒蘸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
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
造就了弥勒千百年来
兼容并蓄、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
要说弥勒美食
小编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不如您亲自来弥勒亲自体验
吃在弥勒,万千风味
“样样好”
记者编排/邱少瑞
综合/云南发布
本文来自【弥勒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