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民俗」曾为志,杀年猪里的丰富民俗风情

「方志四川民俗」曾为志,杀年猪里的丰富民俗风情"/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和主题,整理的一篇关于“杀年猪”中丰富民俗的文章:
---
"「方志四川民俗」曾为志 ‖ 杀年猪里的丰富民俗"
“杀年猪”,对于四川许多地区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冬日进补的需求,更是一场融合了生产、信仰、社交和情感的特殊民俗盛宴。它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印记,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这一活动背后,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 时辰与准备:讲究颇多"
杀年猪并非随意而行,往往选择在“小年”之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前后进行,此时天气渐冷,杀了猪肉易于腌腊、风干储存,迎接春节。选择时辰也颇有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吉时”进行,鞭炮齐鸣,烘托气氛,也寓意驱邪纳吉。
在杀猪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特别是猪圈要彻底清理干净。主人家会提前准备好杀猪所需的工具,如尖刀、盆、水桶、麻绳等。有些地方还会准备一面铜锣,用于惊猪和报平安。猪圈周围也会进行一番布置,挂上红灯笼,贴上红纸,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
"二、 杀猪仪式:敬畏与感恩"
杀猪是

相关内容: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汉字有屋有豕谓之“家”。豕,就是猪。猪是中国先民很早就豢养的家畜,是家庭财富的象征。这种财富的象征意义,在农村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农村杀年猪,是过年时一件极其隆重且能彰显家庭富裕、衣食富足的大事。 有许多关于杀年猪的习俗。以前人迷信,一般逢亥日、亥时及逢阴历“六、八”不杀猪。

杀年猪(2016年12月蓬州闲士摄于四川省蓬安县南燕乡)

杀猪的工具,一般有专门的杀猪板凳和接血旺的盆子,杀猪刀、刮猪毛的刮刀等。

为分享杀年猪的喜悦,当天主家要相帮师傅、亲友邻居聚餐。

但乡下不说请客,川东、川东北地区一般说吃刨汤,岷江流域一带说喝血汤,还有的说请吃旺子汤。

杀猪放出来的鲜血凝固后就是旺子、血旺儿、血旺子,概因避讳说血,一则见血不利,二则血谐音折本的折,故改说旺。

血旺儿又叫二刀菜。过去骟仔猪儿后,用其睾丸、肾肠烹饪而成的菜,为取名好听,叫做头刀菜。

骟猪时,是猪一生中第一次挨刀;杀猪时,是猪第二次挨刀,故有头刀菜、二刀菜之说,这充分反映了四川人的幽默诙谐。

火烧猪蹄(2016年12月蓬州闲士摄于四川省蓬安县银汉镇)

以前讲究的成都人还说吃洗(喜)猪肉,也因避讳说杀。因为猪杀后要洗净刮毛,所以叫洗猪,洗又谐音喜,皆大欢喜。当天桌子上的菜,统称杀猪菜。

一般杀猪前头一天就不再给猪喂食。杀年猪时,选址往往在院坝边上,最好是一个斜坡,有的先砌一个土灶烧开水。

杀猪时,根据肥猪大小、气力,往往需要三五个壮汉把猪从圈里拉出来,有的拧耳朵,有的抓猪身,有的扯尾巴,将之横压在杀猪板凳上。

迷信的人还会用布揩净猪的四蹄,称为洗脚。据说这样做后,不造杀孽,猪好投胎超生,家中喂养的猪也不会生病。

火烧猪蹄(2016年12月蓬州闲士摄于四川省蓬安县银汉镇)

懂行的杀猪匠一般不亲自取刀,往往会支使儿童将刀递来,迷信说法是可以免去杀猪人的罪孽,而儿童因年幼无知,不犯递刀之罪。杀猪放血那一刻,未满12岁的小孩不能旁观。

旧时在重庆地区,杀猪匠杀猪前要先念:“猪娃猪娃你莫怪,你本是人们的一碗菜。今年去了明年来,畜牲快快去投胎。”念毕,当即行刀。

杀猪刀长约一尺,尖锐锋利。杀猪时,从颈部刺入,直达心脏,讲求一刀毙命。

所谓快准狠,一下子点到心脏上,干净利索,不能戳伤胸肋,否则血渗透到胸腔,形成呛血,会影响肉质。

万一未中要害,杀猪匠不能马上抽刀,往往再往里捅3下,意为“连升三级”。若抽刀后,猪仍未死,甚至还逃脱奔跑,则大不利。杀猪匠不仅得不到报酬,还常常会和主家闹得不欢而散。

烧好洗净准备腌制腊肉的猪肉(2016年12月蓬州闲士摄于四川省蓬安县银汉镇)

接好猪血,待猪不动后,有迷信的主家会撕些纸钱,蘸上猪颈刀口鲜血,焚化给死猪,称为送猪“买路钱”。

此时,众人将杀猪板凳斜放在铁锅上方,把猪抬上板凳,方便淋水刮毛。若是平地,则舀水来淋。

淋开水刮毛前,先在猪蹄上刺一个小孔,插入小竹筒,或人力或用气筒将猪身吹胀,方便去毛。

四川有一句骂人的话叫“死猪不怕开水烫”,意思是挖苦无论如何劝导、批评都无动于衷的人,语源便出于此。

刮毛洗净后,就开始切开边割肉。首先割下猪头,最后切下猪尾。猪头和猪尾割下来放在显著位置,要让主家看见,此所谓有头有尾。

猪脑壳、猪尾巴是各家各户敬神时供祖先享用的,最为宝贵。

趁猪肉尚有余温,赶紧腌制腊肉(曾为志 图)

四川婚俗中,好多地方谢媒也必用猪头财物,故称媒人为“啃猪脑壳的”。民间俗话还说:“媒人是只猪,这边呼了那边呼。媒人是根杵路棒,过河丢在田坎上。”

猪头割下,然后卸下肚腹板油,开膛、取脏、下膀、开边。

猪身各个部位,作为食物后,猪耳朵有的叫顺风;猪舌头叫赚头,因为舌与折谐音,不好,改用赚,邛崃一带还叫招财,成都多叫脷子;猪屁股要叫坐墩;肝腰、脷肚叫上杂,猪大肠叫下水。

猪肉分解完毕,要趁猪肉尚有余温,赶紧腌制腊肉,才巴盐入味。一般抹上盐、花椒等调料,晾晒即可。

待到一切收拾妥当,迎接大家的就是一桌丰盛的杀猪宴大餐了。

发布于 2025-08-05 06:58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吃哪补哪的”头刀菜,你尝过这美味吗? 下一篇:探寻云南弥勒,尝过这几种特色美食,你的味蕾已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