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江西”。它在长江中下游,贴着南岸蹭,名字听上去像是长江以西,实际上谁要这么理解,恐怕真是被字面给带跑偏了!细看下去,这个“江西”的由来和“江南”啥关系?还是很有点意思。那么问题出来了,江西不叫江南,不叫江东,单落一个“西”,咋回事?说白了,江南两个字好听是好听,它可不属于江西。

其实问今天江西怎么不叫江南,和问湖南为啥不是江南一样,答案得翻出一堆历史地图和陈年旧账。江南,这称呼可不是随便挂在脖子上的。最早,从先秦说起,江南可不是某几省份一股脑塞进去,它指的就是长江以南的花花大世界。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南部、福建、广东,统统归进去。但你以为江西就是江南的正主,那真未必。

唐时候,江南才慢慢分了家。搞出个江南西道,江西被划了进去,跟鄂东南、湖南凑把堆。江南东道则混了苏南、浙江、福建他们这些邻居。到这里,江西才算是“江南”的一份子。可是,还只是其中一块。你要让它代表整个江南,真有点勉强。为啥?一是地盘没那么大;二是江南这个名头太金贵,浙江、江苏凭啥让给江西?

再往后推,宋代又把江南分得更细。江西这块地,属于江南西路,和鄂东南连成片。剩下的江南东路,则收了赣东北、皖南、苏南、福建北部。没有哪里叫江南省。江南像被切了一块块蛋糕,江西就只抢到一小角。你把这当家业,未免太乐观。
元朝大一统,江西地盘还算大。那时候的江西行省,包括今天江西,还有湖南块、广东角、福建旮旯。可等到明朝,朱元璋上台,江南变得更加“没法独享”。朱元璋为啥要拆分江南?他心思简单,江南富庶,财税重地。他划清地盘,先把江浙行省砍成数块,把上海蘑菇头都单拎出来,太湖以北归中央,南直隶统管。江西行省呢?只剩下江西大部、湖南角落、广东一点点,成了江西布政司。说白了,江西自己的地还缩水了。
所以你要追究江西为啥不是“江南省”,关键就是身份不够、资格不够。江南省?南京、苏州、杭州这些地方人,恐怕第一个不许。你江西要来当“江南”?想多了!
确实有意思,清朝刚进关,南直隶直接改名成了“江南省”。这个江南省,江西就只占了一个婺源。这也能叫江南?难怪一百多年来,江西才叫江西。这名字还真挺死心眼,用了六百多年就没换过。
你说名字不重要?那江西历史上的能人异士可多着呢!明清两朝,江西出来的进士、十大才子,比得上江浙。连范成大这样的江南文人,也常夸江西出好水好气候。但说到底,地名这个东西,官府认了,才算数。就算江西出了多少位状元,也不见哪位大爷因为科名高、官做大,去动江南这名字一分一毫。这事没人关心,谁操这个心?
不过其实,江西的历史分割,有点像中国南方的缩影。有点碎片化。每到大一统王朝,就哐当拆分。唐分东西路,宋继续切。元再合,明又拆。每次划分的理由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地理,有时候只是为了方便管钱。
唔,换个说法,其实江南这个称呼在老百姓眼里,很模糊。有些人觉得只要南边靠着长江,春雨绵绵,小桥流水,那就算江南。江西很多地方风景不输苏杭,但没人会觉得庐山脚下就是江南水乡。文化氛围尴尬,也是硬伤。怎么说?外地人只认苏州、杭州的园林诗意,哪管你南昌,人家心里就是另一个南方。
话说回来,江南这个概念是活的。地理划分和文化认同并不完全重合。明朝以前,江西跟江南东路、南直隶是兄弟。一朝改制,兄弟拆成邻居,分家不分心。等再过三百年,江南这个词在地图消失,但在饮食、口音、建筑风格里还活着。
江西不是江南,实操起来也有好处。拿财政来说,明朝江西布政司自己算账,不受南京、杭州那些富户抢甜头。政策轮到自己头上,能争一杯羹,也不用仰人鼻息。可你要说江西凭名字就变得强大,这又是另一个坑。其实江西的资源、位置、交通,比起浙江江苏有短板。比如从南昌往上海,到现在高铁都要奔四五个小时,路远说话不硬气,怎么可能在江南老大面前站C位?!
但说到底,江西带“江”字名,不见得就跟江南更近。有的学者甚至觉得,江西的文化底色更偏向湘赣闽一带。语言习俗、饮食口味,和苏南、皖南差了几条街。放在历史大浪里,江西只是长江以南众多板块的一个,名字听得响,却不是中心。
当然,这话反着说好像也能成立。你真要较真,江西还真就是江南。比方说地理,绝大部分在长江以南。气候水系、湿润温暖,赣江贯穿南北。可文化认同拉出来一看,江西人向来性格内敛,不爱张扬,比不上江南那些文人骚客爱热闹。江苏人会说,江西那是江西,江南那才是江南!可有数据说,古代江南贡院榜首,江西学子成绩排进前三。成绩摆那,就差一个名分,怪谁?
资料查来看,2022年江西GDP全省接近3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7,略低于江苏、浙江,和安徽还差点。经济结构偏重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慢。相较之下,江浙沪拿江南做门面,带动区域联动。江西跟着俱乐部跑,却总被边缘。到底是名字、地理重要一些,还是实际资源实力说了算?
矛盾又来了。其实江西的号召力,也有高峰。比如清末新学和维新风潮时,江西新兴家族搞教育、重工业。南昌起义打第一枪,江西一度是全国舆论中心。可惜好景不长,经济和交通一落千丈。外界还是觉得:你江西响应大潮可以,扛不起江南名号呀。
挺有意思的,2019年江西还专门搞了“江南水乡文化节”。不少人一边为老家呐喊,一边又觉得“江南”这词儿虚名,反正风景和米粉才更真。到底是该抱住历史的旧框,还是把江西独立出来搞新风格?两头为难。官方又重名分,民间却更认实绩。你说什么时候江西能变成江南?没人敢拍胸脯保证。
其实翻来覆去,无非就是江西既想认同江南的大头,又想有自己特色。历史推着往前走,划地盘的没完没了。名字定了,心气也分了。过了六百年,江西还是江西,江南塌下来跟你没一毛钱关系。你说换个名字日子就好过了?做梦罢了。
江西不叫江南,也没必要非得叫江南。江西就是江西,有自己的地气、性情、痛快和难处。大名头永远有它的价格,没那个家底,抢来也没用。历史像一条拐来绕去的河,你在南岸,就在南岸。身世早已安排妥帖,谁也改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