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菜,探寻红色岁月中的独特风味

红军菜,探寻红色岁月中的独特风味"/

“红军菜” (Hóngjūn Cài) 指的是"多种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尤其是红军长征时期)被红军战士采集并食用的可食用植物"。它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植物,而是一个统称。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易于获取":生长在野外,如山野、路边,无需特意种植。 2. "可食用":富含淀粉、维生素或矿物质,能够充饥,补充营养。 3. "历史关联":在红军长征等艰苦卓绝的战斗和行军过程中,这些植物是红军战士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帮助他们度过了饥饿的难关。
"常见的被称为“红军菜”的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
"蕨菜 (Jùcài)":一种常见的野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很多地区的时令蔬菜,在红军时期也常被采食。 "薇菜 (Wēicài)":与蕨菜类似,也是一种山野菜,可食用部分是嫩茎。 "苕子 (Tiáozi)":一种豆科植物,籽实可食,嫩叶也可作蔬菜。 "野苋菜 (Yěxiàncai)":一种常见的野菜。 "牛皮菜 (Niúpícai)":也称为“莙荙菜”,叶片宽厚

相关内容:

去井岗山旅游或开会,当地饭桌上喜欢用某种野菜招待客人,声称是著名的红军菜

据说当年红军在井冈山,由于粮食匮乏常上山挖这种野菜充饥,所以叫红军菜。询问当地餐馆人员和居民该野菜是何种植物,往往得不到确切答案。

百度上说红军菜紫背天葵。可是叫紫背天葵的植物至少有3种,分别属于秋海棠科毛茛科菊科。都是叶片一面翠绿,一面鲜红。网上的词条往往是互相矛盾,甚至是指东说西、张冠李戴、牛头马嘴。

我认为,发扬革命传统也要有科学精神。


紫背天葵

Begonia fimbristipula秋海棠科 秋海棠属草本植物,这是真正的紫背天葵。之所以说它正宗,是因为其叶子真的是“”。别名天葵秋海棠、散血子、龙虎叶。为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生长于山坡、沟谷湿润的石壁上。广东肇庆鼎湖景区、惠州罗浮山等崖壁上有,但量很少。

紫背天葵的叶子味微酸,民间采做凉茶原料。烘干开水泡饮,色泽鲜红,加糖后酸甜爽口,有消暑、解酒、助消化功能。 用它做菜不太可能,可以排除它是红军菜


天葵

Semiaguilegia adoxoides毛茛科 天葵属草本植物。俗称老鼠屎、雷丸草、夏无踪、小乌头、旱铜钱草等。南北各地都有,主要在长江流域。

因叶背紫红,也别称紫背天葵

以块根入药,称天葵子,用于消肿利尿。叶子小小的不出菜,也不可能是红军菜


紫背菜

Gynura bicolor,正式中文名为红凤菜。为菊科 菊三七属的一种以嫩茎叶供食用的蔬菜。别名观音菜、观音苋、血皮菜、叶下红等。正面绿色,背面紫红,海南叫两色三七草。主要在南方生长,北方以前没有。它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什么时候来中国的不详。传到日本叫金时草,或叫冲绳菠菜。

红凤菜营养价值较高,嫩茎叶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钙、钾等矿物质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有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天然果胶,能润滑肠道,加快肠道蠕动,缩短排便时间。

这种过去长在石头缝里的野菜,现在主要以“观音菜”的身份作为新特蔬菜在全国推广。它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又具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高档蔬菜,已南北广为栽培。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目前栽培方法已经发展到基质培、DFT水培、静止水培、立体栽培等无土模式。尤其是立体基质栽培是未来发展方向。

红凤菜不苦不涩,味道纯正。南方一些地区更是把它叫当归菜供产后妇女食用,误以为可以补血,其实红色与铁并无关系。因货源充足,井冈山地区以此菜顶作红军菜供应的可能性最大,但与红军时期吃的野蔬未必为同一物。

白背三七

红凤菜还有个同属兄弟白背三七Gynura paricata,正式中文名叫白子菜,又名鸡菜、富贵菜、大救驾、土生地等。

白子菜在南亚是极为普遍的野生植物,泰国叫DAUN NGOKILO(尼基罗草)。30年前突然在中国起了个新名“明月草”,借助保健宣传火了起来。它的生命力极强,很多家庭在院落或花盆里栽种。

红凤菜观音菜)和白子菜明月草)都属于菊三七属植物。这类植物普遍含有肝毒性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建议烹饪时要用大火热炒破坏其毒性。凉拌吃最不安全不安全不安全

有人叫它土三七。真正三七并非菊科 菊三七属,实为景天科 景天属草本植物,俗称费菜,也是常见蔬菜和药材。

土三七(费菜)


红凤菜观音菜)还有个山寨版——化儿草,正式中文名为狗头七Gynura pseudo-china,拉丁文意即中国伪菊三七。也叫见肿消、鹿衔草。它是红凤菜的近亲,叶子、根茎、颜色长得很相似,但却生物碱含量大毒性较强。顾名思义,化儿草在农村被视为打胎药,误食后会腹痛难忍,呕吐。野外采集定要小心辨认,千万不要误食。化儿草的叶片要比红凤菜细长,叶子边缘有卷齿状,咀嚼苦涩味重。

我认为,所谓“红军菜”是现代人的杜撰。当年红军肯定不会专吃某一种野菜,“红军菜”可以是多种不同野菜的共同名称。比如井冈山地区对外销售的红军菜干品中,还有一种是败酱草Patrinia,别称苦斋菜或苦抓菜,客家称为苦斋婆或者苦斋麻。这也是当年红军指战员经常采集的一种野菜。

败酱草

发布于 2025-08-05 05:28
收藏
1
上一篇:从“脱毛神器”跃升至功效个护领军品牌,她助力国货黑马年销突破10亿 下一篇:探寻红军菜,红色记忆中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