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三大名茶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三大名茶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这“黄山三大名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实是黄山乃至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标志着这三大名茶的制作技艺、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方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这三大名茶入选非遗名录,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肯定其文化价值:" 证明这三大名茶不仅仅是优质的饮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独特制作技艺和丰富文化信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促进传承与发展:" 非遗名录的入选将为其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国际关注,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茶艺传承人,并推动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 3. "提升国际声誉:" 这极大地提升了黄山名茶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4. "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遗保护强调与当地社区、环境的和谐共生,有助于推动名茶产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生活方式。 5. "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 将这三大中国茶文化瑰宝纳入人类非遗名录,是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体现。
这个成果凝聚了历代茶人的智慧和汗水,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和社区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努力。期待黄山三大

相关内容: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黄晓萱 记者 吕倩雯)北京时间11月2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会议宣布,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山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至此,加上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和程大位珠算法,黄山市已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5项,位居安徽省第一位。

图说:黄山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黄山供图(下同)

黄山市作为“中国名茶之都”,十大名茶有其三。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叶种类丰富特色突出,汉末三国就有种茶记载,距今约18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提有“歙州茶”,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开始引领全国茶叶市场。凭借优良的品质,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在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祁门红茶在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黄山市茶叶类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其中3项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8项,茶叶制作技艺类项目就有屯绿、松萝茶、安茶、顶谷大方、珠兰花茶、石墨茶、紫霞、云雾等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制茶技艺的就有3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4人,制茶技艺的有17人,市级制茶技艺有67人。

图说: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绿茶烘青类,原产地为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等地。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鲜嫩芽叶,经采摘、杀青、轻揉、烘焙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色如象牙,峰显毫露,因“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入杯冲泡汤色清澈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被誉为茶中珍品。2008年,黄山毛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说: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自黄山市黄山区,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拣尖、摊放、杀青、整形、烘焙等六道工序。太平猴魁外形扁展挺拨,色泽苍绿匀润,遍身白毫,主脉呈暗红色,入杯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明澈,香气鲜灵高爽,滋味醇厚持久。2008年,太平猴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说: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清代光绪年间,祁门红茶创制成功。祁门红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其中初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传统祁红质量,全取决于手上功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功夫红茶”。成品祁红,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汤色红艳透明。清香持久,独树一帜,被誉为“祁门香”。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山茶历久弥新,是黄山乃至全省、全国靓丽的名片。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之际,黄山将继续深度融合茶与文旅,放大“中国名茶之都”的核心影响力,积极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黄山茶业的发展必将更加熠熠生辉。

发布于 2025-08-05 01:43
收藏
1
上一篇:黄山三大名茶荣耀登榜,成功跻身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下一篇:黄山三大名茶荣耀登榜,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