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渔村变今朝外交明珠,博鳌华丽蜕变记

昔日渔村变今朝外交明珠,博鳌华丽蜕变记"/

博鳌的华丽蜕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区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昔日宁静的小渔村,到如今闻名中外的“外交小镇”,博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轨迹令人瞩目。
"一、昔日博鳌:宁静的小渔村"
"地理位置:" 博鳌位于海南岛东海岸,这里海岸线曲折,沙滩细腻,椰林摇曳,自然环境优美,但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 "经济状况:" 当年的博鳌主要以渔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和旅游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崎岖,通讯不畅,缺乏象样的建筑和公共设施。 "社会生活:" 人们过着相对封闭、淳朴的生活,对外界了解有限。
"二、华丽蜕变:博鳌的崛起之路"
博鳌的蜕变,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
"1992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确定" 这是博鳌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博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博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举办亚洲论坛,海南省政府投入巨资,对博鳌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宽阔的公路、高标准的会议中心、豪华的酒店、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博鳌的面貌

相关内容:

(央视财经《国际财经报道》栏目)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在即,博鳌这个海南小镇又逐渐热闹了起来。如今,每到3月底或4月初,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商、学界领袖都会齐聚博鳌,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治理良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前方记者的脚步,去探寻博鳌是如何从昔日的小渔村一路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外交小镇”的。

记者 徐梦媞:博鳌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藏着一个观音降鳌的传说。如果翻看《辞海》,我们能找到“博”意为大、众多,“鳌”则指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而这两个字合起来,也就成了“鱼多鱼肥”的意思。

博鳌面积为86.75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石景山区的大小,常住人口只有3.1万人,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小”镇。根据当地史料记载,自宋代起,博鳌就有疍家人居住,靠渔业繁衍生息。说起来,鱼多不仅方便解馋,而且还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必须手动点个赞!不过,早年的博鳌,作为一个渔业小镇,街道都没几条,可能连海南人自己都并不了解自家地盘上有这么个地方。但博鳌小镇并不甘只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进化之路”就此展开。

记者 徐梦媞:1998年,博鳌小镇迎来了让自己脱胎换骨的契机。那一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倡议成立一个类似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200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亚太地区国家宣布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博鳌被定为永久会址,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海滨小镇呢?我们来找找答案。

在博鳌,我们可以看到万泉河、九曲江和龙滚河在这里交汇,东屿岛、沙坡岛、鸳鸯岛三岛隔水相望,小小的地方融江、河、湖、海、山麓、岛屿于一体,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于一身。这样的地理优势在亚洲可谓仅此一处。与此同时,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深化与国际社会联系的实验区,定址博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现在,博鳌这里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一个不落,还要成为海南省率先迈进5G时代的地方,博鳌小镇已经摇身一变让人刮目相看。

记者 徐梦媞:如今国际会议和博鳌小镇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会展经济正在带动小镇旅游、酒店、房地产等多项产业发展。自首届博鳌亚洲论坛举办以来,博鳌已经成功蜕变成名副其实的“外交小镇”。

说起会展经济,2018年海南靠会展业挣得的收入就有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博鳌就举办了350个会议,参会人数近15万人,这些会议包括了IKA风筝冲浪竞速世界锦标赛、博鳌国际时尚周等,当然还有我们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化的会议搭配上国际化的议题,博鳌的国际范儿那可是十足哒。

记者 徐梦媞:作为一个记者,我这几年都有幸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提升。离我最近的一个例子应该就是我所在的这个新闻中心了。从2016年这里落成,到去年媒体报道人数达到1700多人,我亲身体会到了论坛配套设施和服务越来越周到。而未来几天,我们将再次与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记者一起,围绕今年年会“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的主题,在这里为大家讲述博鳌故事,传递亚洲声音,让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编辑:张彩红)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发布于 2025-08-04 11:43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博鳌亚洲论坛,聚焦亚洲经济合作的国际盛会 下一篇:博鳌亚洲论坛,揭秘其使命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