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邦”文莱,探寻文莱的新闻背景与独特魅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莱的新闻背景信息,旨在呈现一个更全面、立体的“和平之邦”——文莱的形象:
"核心定位:石油富国与伊斯兰堡垒"
"经济支柱:" 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人均GDP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丰富的资源使其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伊斯兰国家:" 文莱是伊斯兰教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国家法律体系深受伊斯兰教法影响,社会文化以伊斯兰教为主导。苏丹不仅是国家元首,也是宗教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核心角色。
"“和平之邦”的体现:"
"政局稳定:" 文莱自1967年独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政治稳定。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高效性,避免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内部冲突。
"社会和谐:" 尽管社会阶层存在差异,但文莱社会总体上较为和谐。政府通过高福利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致力于促进不同族群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军费开支低:" 相对于其经济实力,文莱的军费开支在东南亚国家中属于较低水平。这与其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有关,也反映了其国内安全形势相对稳定。
"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尽管
相关内容: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新闻背景:“和平之邦”——文莱
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文莱国名全称为文莱达鲁萨兰国,“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它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并被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林梦地区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首都为斯里巴加湾市。
文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约42万,其中马来人占65.7%,华人占10.3%,其他种族占24%。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人使用华语较广泛。
文莱古称浡泥。1984年1月1日赢得独立,宣布成立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苏丹是文莱国家元首。
文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据2017《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至2016年年底,文莱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000亿立方米。
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近年来,文莱政府启动“2035宏愿”,大力发展油气下游产业、伊斯兰金融及清真产业、物流与通讯科技产业、旅游业等,加大对农、林、渔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与文莱是隔海相望的友好近邻。1991年9月30日两国正式建交,2013年两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5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和配合。中文关系步入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大小国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
文莱不但是亚投行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活跃之地。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文贸易额为10亿美元,同比上升36.5%。此外,两国在投资、承包劳务等方面合作成效显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