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绿色行动,同事巧用一次性用品,倡导环保新风尚

酒店绿色行动,同事巧用一次性用品,倡导环保新风尚"/

这个提醒同事不要丢弃用了一次性的牙膏牙刷的行为,体现了酒店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意识,也反映了酒店内部的一种文化或规定。以下是一些关于酒店环保和这个行为可能涉及的角度:
1. "酒店环保政策的体现:" "资源节约:" 酒店可能推行“减塑”、“减废”政策,鼓励客人或员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和浪费。牙刷和牙膏是常见的酒店一次性用品。 "可持续发展理念:" 酒店将环保作为其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通过实际行动(如提醒员工)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成本控制:"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也能降低酒店的运营成本。
2. "员工的责任心:" 提醒同事的行为表明这位员工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且愿意将酒店的政策或理念付诸实践。 这也反映了酒店可能对员工进行了相关的环保培训,或者酒店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3. "可能的后续措施或替代方案:" "鼓励客人参与:" 酒店可能会在客房内提供可重复使用的牙刷(如旅行套装),或者明确标识,鼓励客人将用过的牙刷和牙膏留在房间内,由酒店统一回收处理(作为酒店垃圾处理,而不是让客人带走成为个人垃圾)。 "内部回收:" 酒店可能会设有专门的回收

相关内容:

在酒店的生活方式场景下,创意+生态、环保+艺术,让“双碳”成为年轻人眼里很酷、很有趣的一件事。酒店作为当下新潮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通过这些充满创意的方式,让年轻人感到“双碳”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者一项政策,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经常出差的林海文看来,酒店的一些基础设施及服务,让他意识到身边的“双碳”。“我常年出差,习惯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洗发水。在我的认知里,这些是理所当然的。”据林海文介绍,几年前他发现很多酒店已经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有的酒店则提供大包装的洗发水、浴液。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的酒店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一次性洗漱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和鞋擦等。广州、北京酒店也相继加入这一行列。2020年4月,为应对塑料污染对健康和生态的负面影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全国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近几年,洲际、雅高等多家酒店集团陆续宣布,推出环保解决方案,包括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比如一次性塑料吸管;采用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取代客房洗浴用品的塑料包装,或者逐步改用大瓶装洗护用品等。

比如,半岛酒店集团在2020年11月推出环保概念的客房个人盥洗用品,沐浴用品皆采用天然成分及可持续包装。万达美华酒店、万达颐华酒店和万达悦华酒店推行各项节能减耗、低碳环保的新举措时,采用环保牛皮纸作为包装主材料,如一客一换的洗漱用品、信封等。

植物纤维制成的可降解环保杯。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voco酒店颇具创意,客房床品均由100%可回收塑料瓶经独特的纺制和吹制方法制成。北京东隅和成都博舍则推出了由竹粉、农作物秸秆等天然植物纤维制成的可降解环保杯,使用环保杯购买饮料的客人还可享受折扣。

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带来的改变却是巨大的。

数据显示,洲际酒店集团每年将从旗下酒店中平均撤除约5000万根吸管,将它们连起来的长度足以从纽约延伸至东京。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措施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林海文表示,一开始觉得很不方便,后来慢慢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方式,现在出差已经习惯随身携带洗漱用品,“有时同事使用了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牙膏牙刷,我还提醒他们别丢掉,带走继续使用。”于玥则表示,酒店这些细微的绿色服务措施给她带来了改变,“我现在三四天的短途出差,一般都不让客房来换洗床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翔表示,酒店作为衣食住行中非常贴近终端的生活服务业,在宣传和践行环保理念方面的触达性和可及性都非常强,因此,通过酒店来履行践行环保意识、环保理念,相当于从生活端来促进生产端,是一种非常有效也非常值得鼓励的方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

发布于 2025-08-03 05:58
收藏
1
上一篇:本以为这5件卫生间小物是“侮辱智商”,用过后才知道,真香!卫生间必备神器大揭秘 下一篇:美不胜收!紫荆“近亲”绽放,花海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