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韵,3日22时10分,踏春寻美,阳春布德万物荣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主题!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确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
"节令之美|3日22时10分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解读立春之美:"
1. "时间的节点:" 2024年的立春时间为公历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晚上22时10分。这标志着严冬的结束和春季的正式开始,是自然界阴阳转换、万物复苏的关键时刻。
2. "文化意蕴:" 立春不仅是气候上的转折,更是文化上的重要日子。在中国传统中,立春有“咬春”(吃春饼、春卷等)的习俗,象征着迎接春天、咬掉寒冬、迎接新生。同时,立春也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喜悦。
3. "诗句意境:“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从此阳春应有脚”": 这句诗富有想象力。古人认为,立春之后,阳气上升,春意勃发,仿佛春天有了生命和脚步,开始踏遍大地,带来温暖和生机。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大地回暖的动态过程。
"“百花富贵草精神”": 这句则描绘了春天
相关内容:
新华社天津2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将迎来立春节气,虽然此时或还有雨雪天气,或还会春寒料峭,但毕竟寒冬已尽,万物逐渐复苏,生命开始蓬勃,春将回归大地,正所谓“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春之始谓“立春”。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立春在“五九”最后一天,叫作“春打五九尾”;立春在“六九”第一天,叫作“春打六九头”。2025年2月3日是“数九”当中的“五九”最后一天,属于“春打五九尾”。一个“打”字,把妩媚的春天描绘得更具活力。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立春时节,天气转暖,枯柳生烟,柳眼渐醒,每一个枝条都睁开了眼,似乎在告诉人们:装扮一新的“春姑娘”正在款款走来。
春,是经历了寒冬后的人们最盼望的新景象。立春后,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历代文人雅士都曾醉在其中,不吝笔墨。白居易说,“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辛弃疾说,“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施枢说,“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诗意与春意相伴,美在眼前,醉在心中。
“春天,虽然无限美好,但勤劳的人们最关心的事还是不误农时、及时耕种,这承载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再获丰收的美好期待。”王来华说。
立春时节,我国民间多有“咬春”的习俗。俗话说“不时不食”,古人于立春日吃萝卜,是“咬春”的一种。除了萝卜,春饼、春卷等都可以“咬”。“咬”,是人们对春的一种亲昵,就像抱着可爱的婴儿,轻轻吻几下宝宝那细嫩芬芳的小胳膊小腿儿。
王来华说,春饼多见于北方,而南方则流行春卷。就着春饼或春卷,各色新鲜食材皆可“一卷”而食,一口下去,齿颊留香,满嘴是“春的味道”,爽哉美哉。有诗云:“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不妨咬上一口脆生生的萝卜,吃上几个春饼或春卷,再摆上几枝嫩黄的迎春花,以崭新的姿态开启诗情画意的又一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