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美食文化的汇聚地,隐藏着许多承载几代人味觉记忆的老字号饭店。这些店铺不仅以独特的口味俘获食客的胃,更以历史沉淀的匠心精神成为城市的“活名片”。以下十大老字号饭店,每一家都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家:吾吾子羊羔肉
天山区和平南路273号

传统羊羔肉、手工哨子面
百年传承
作为乌鲁木齐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吾吾子羊羔肉从早期的木轮车售卖发展到如今的固定店铺,始终以“不膻不腻、色香味嫩”的羊肉著称。其羊羔肉选用优质羔羊,烹制时精确把控火候和调料比例,肥瘦相间的羊肉入口即化,搭配皮牙子(洋葱)更显鲜甜。老一辈乌鲁木齐人常感慨:“排队两小时,只为一口吾吾子。”
本地人宴客首选,外地游客必打卡,人均约80元,适合肉食爱好者。
第二家:魏家羊羔肉

天山区新市路宽北巷
羊羔肉、酸汤馄饨、菠菜面
50余年
三代传承的魏家羊羔肉,从推车小摊到口碑名店,靠的是对原汁原味的坚持。羊肉现煮现卖,肉质鲜嫩无膻味,搭配酸汤馄饨的清爽,堪称绝配。当地人尤其推荐菠菜面,用新鲜菠菜汁和面,口感筋道,与羊羔肉的浓郁形成完美平衡。
家庭聚餐的热门选择,人均60元,性价比高。
第三家:陕西大厦老孙家羊肉泡馍
天山区五星北路26号
羊肉泡馍、腊牛肉、大米凉皮
近40年

源自西安的“老孙家”在新疆落地生根,成为乌鲁木齐羊肉泡馍的代名词。汤底用牛骨熬制,馍筋道吸汤,配料加入木耳、黄花菜,既保留西安风味又融入本地特色。冬日里一碗热腾腾的泡馍配糖蒜,暖胃又暖心。
适合偏爱面食的食客,包厢需提前预订,人均75元。
第四家:米吉提烤包子
天山区南门汗腾格里清真寺左侧巷
烤包子、薄皮包子
近百年
藏在巷子里的米吉提烤包子,每天排长队的景象已成常态。包子皮薄如纸,羊肉馅料饱满,烤制后外脆里嫩,即便凉了也无膻味。当地人常一次买上十几个带走,搭配一碗奶茶便是地道的新疆早餐。
人均仅15元,适合体验市井烟火气。
第五家:哈斯木烤肉
天山区体育馆东环路81号
烤肉、黄面
34年
哈斯木烤肉以“豪迈”著称,烤肉块大料足,孜然香气扑鼻。最地道的吃法是将烤肉盖在黄面上,凉面与热肉碰撞出独特口感。店内烟火气十足,但膻味较重,初次到访需适应。

夜宵首选,人均30元,适合重口味爱好者。
第六家:安老太新疆第一碗
天山区文艺路19号
羊肉泡馍、酸汤水饺
40年
1984年开业的安老太,凭借改良版羊肉泡馍走红。汤底加入木耳、黄花菜,酸辣开胃;酸汤水饺则以羊肉馅配脆皮牙子,汤汁浓郁。虽与西安风味不同,却成为乌鲁木齐人的独家记忆。
怀旧氛围浓厚,人均30元,适合冬日暖身。
第七家:四十九丸子汤
沙依巴克区五一路224号
丸子汤、油塔子、牛骨头

39年
从国道旁的小店发展到200多家分店,四十九丸子汤的秘诀在于牛骨熬制的汤底和手工牛肉丸。丸子外酥里嫩,搭配蓬松的油塔子(类似花卷),饱腹又满足。本地人常调侃:“没吃过四十九,不算来过乌鲁木齐。”
连锁品质稳定,人均20元,适合简餐。
第八家:血站大盘鸡
沙依巴克区中心血站
大盘鸡、皮带面
40余年
“血站大盘鸡”原名“小李子大盘鸡”,因靠近血站得名。鸡肉裹满浓稠汤汁,土豆绵软,皮带面吸饱酱汁后劲道入味。许多食客专程为“拌面”而来,甚至有人调侃:“鸡吃不完可以打包,面必须加!”
聚餐热门地,人均65元,分量十足。
第九家:百花村酒店
红旗路百花村
怪味凉面、麻酱凉面

60余年
百花村从四合院起家,其怪味凉面以“酸甜辣”三味融合闻名,面条油亮筋道,浇头含花生、芝麻,口感层次丰富。许多老乌鲁木齐人从小吃到大,称其为“凉面天花板”。
怀旧经典,人均20元,夏日解暑必选。
第十家:李氏饭馆
新医路与鲤鱼山路交汇口

怪味凉面、卤猪蹄
36年
医学院旁的李氏饭馆,靠一碗怪味凉面和软糯卤猪蹄俘获几代食客。凉面汤汁酸甜微辣,猪蹄卤至脱骨,入口即化。饭点排队是常态,甚至有食客为抢到“带皮的猪蹄”提前到店。
市井味道代表,人均40元,适合小吃爱好者。
这十家老字号,有的坚守传统工艺,有的融合创新,但共同点是以味道留住人心。无论是百年传承的羊肉,还是一碗凉面、一颗烤包子,它们不仅是美食,更是乌鲁木齐人生活的缩影。若你尚未体验过,不妨按图索骥,感受这座城市的舌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