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持
佛教僧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圆觉经》卷上:“一切如来,光严住持。”《高僧传》卷十一:“……《八十诵律》,是后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波斯、优波掘多,此五罗汉,次第主持。”
禅宗兴起后用为寺院主管僧之职称。
《百丈清规·主持章》:“佛教入中国四百年而达摩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律寺,未有主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寝盛……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也称方丈。
一般前任住持称为“前住”,现任称为“现住”,后任称“后住”,已故称“故住”。
后道教亦采用此制,指道观中的负责人。

方丈
禅宗寺院住持的住所。
据《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卧室,一丈见方但容量无限。
禅宗寺院比附此说,用“方丈”二字名住持所居之室。
《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意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也称“丈室”、“函丈”、“正堂”、“堂头”等。
住持亦称方丈。

首座
地位仅次于方丈和尚,常有丛林中德业兼修者充任。
在丛林中负责教育的僧人是以住持为主,另外辅助的僧人是首座、堂主。
首座有位或几位,旧制也称为座元,僧堂内首领的意思。与维那、监寺统称为三纲司之一。
他辅助住持弘宗说法,大多是僧人们公认的善知识高僧,或在住持的得法弟子中选有高深造就的担任,他可以代替住持上法座讲法,开示大众。
丛林旧制中有前堂首座、后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却上首座等各项分别职司。
首座在有些寺院也被称为堂主,根据记载,堂主、后堂、西堂都可以请一位或数位有真实修持,实际学问的人担任。
设置堂主的寺院,堂主也是主持僧众实地修行禅堂指导者,同时也可以代替和尚说法,也叫作小参。
根据近代的制度,堂主晋升为后堂,后堂晋升为西堂,西堂晋升为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