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上海弄堂,那些消失的风景记忆

渐行渐远的上海弄堂,那些消失的风景记忆"/

上海弄堂,那些蜿蜒曲折、石库门林立的窄巷,曾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印记,是几代上海人生活的舞台和情感的寄托。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渐渐消失,留下无尽的惋惜与思考。
"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城市更新与旧区改造:" 这是主因。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面貌、发展商业和交通,大规模的旧区改造项目(常被称为“大拆大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是如此。许多弄堂及其所在的石库门里弄被夷为平地,原住民被迫搬迁,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和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 2. "经济发展与空间需求:" 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旧弄堂通常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与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求相悖。拆除旧房、建设更高、更密集的建筑物,被视为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3. "基础设施改善的需求:" 旧弄堂往往道路狭窄、排水不畅、水电设施老化,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改造工程有时也伴随着拓宽道路、改善地下管网等目的。 4. "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改变。更多人向往宽敞明亮、设施

相关内容: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之中,上海也越发露出魔都的风彩,魔都街头的豪华程度,展示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在上海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在老城拆迁改造的同时,上海标志性的弄堂文化逐渐消失了。

上海传统的弄堂虽然狭窄,但却四通八达,小时候在弄堂玩耍时,一条弄堂里的尽头看似没路了,一拐弯显出小门,又是一条弄堂,弄堂连出弄堂,这就是以前上海现实的市井生活。

比如我小时候生活的梅家街这条路,就是四通八达的,连着乔家路、四牌楼路、望云路、天灯弄、东梅家街等,如果是个陌生人在里边走,那会走的晕头转向的,但是本地人走就是四通八达的了。

在上海弄堂井市的写照中,更有上海弄堂文化的一些标志性场景散落在其中:老虎天窗、老虎灶、给水站、小便池等,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一幅上海所特有的弄堂风景,而我们的童年就是在上海的弄堂里度过的,对上海的弄堂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上海这些将消失的弄堂风光。


老虎天窗,这是上海弄堂里特有的一道风景。上海老城的建筑一般是两层至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顶层屋顶往往会建有一个老虎天窗,老虎天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加强内部的采光通风,通过老虎天窗窗门的关闭和开启,可以有效改善屋内的采光和通风,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下面两张图片,就是上海老虎天窗的实景。


老虎天窗据说是从英国的传过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成为了一个通商的港口城市,大量的英国人等外国人涌到了上海,同时也把老虎天窗这种英国建筑的特色带到了上海。上海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清末民初的本地民居,这些民居上面都带有老虎天窗,成为了上海弄堂文化的一个特色。

南市老城厢另一个弄堂特色就是在弄堂里边散落着许多的老虎灶,这些老虎灶主要的用处就是为周边居民提供开水,热水瓶的一分钱泡一瓶,铜吊两分钱泡一壶。顺便说一句,铜吊是上海人对烧水壶的一种称呼。那时候老虎灶还用一种竹筹,一块竹筹代表一分钱,可以用一角钱预买十根竹筹,然后凭着竹筹子去泡水。

在乔家路上有一个老虎灶,这家老虎灶比较大,它的里面有一个澡堂,八分钱汰个浴,小时候家里没有卫生间,冬天的时候就经常到乔家路老虎灶去洗澡。


在上海的弄堂风景中还有一个不入流的、但是确十分实用的一个风景——小便池。

在上海弄堂里有这么多小便池,也是由其特殊原因的,大家知道上海以前房子都不很宽大,没有卫生间,要解决大小号全靠马桶、痰盂,有些男同志内急时忍不住就会在街上个隐蔽的角落解小便。

上海有这么多的小便池,据说也和老市长陈毅有关,四九年解放军进城后,发布的一条命令就是不准随地大小便,强调要把公厕推广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点。

这种小便池在上海老城厢随处可见的,小时候早晨起来这种地方都要排队的,因为家里没有卫生间,家里的男同志都是到这里来解决大小号的,所以在早晨就显得格外的拥挤。



上海弄堂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街头散落着一些给水站(公共水站),那时上海自来水并不是都接到每一家的,有时候一幢房楼上楼下住着五、六家人家,但水龙头只有一个,还有的一些房子里没有自来水,这就需要到街上的给水站去取水,或者在给水站旁边洗衣服。

给水站消失的最早,在70年代至80年代,政府为南市区自来水进户改造花了一些力气,随着自来水用水进户的推广,老城厢弄堂的给水站就逐步的消失了。

上海城市的改造,改善了上海市民的居住环境,家家都有厨房间和卫生间(上海局部地区现在还有倒马桶的,一些老房子还是没卫生间),一般早晨爬起来也不需要上公共厕所了,直接可以在家里解决了;家用庭煤气的推广,也导致家里开水使用比较方便,再也不需要到老虎灶去泡开水了。所以这些老上海弄堂风光的消逝,也有其自然的客观原因。

城市发展是个必然规律,但上海老弄堂风景散发着上海城市的历史烙印,希望在老城厢改造的同时,能为上海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展现上海城市发展的血脉,同时也能让后人了解上海的发展历史。

发布于 2025-07-31 02:58
收藏
1
上一篇:20.03万元/平!浙商巨头千金上海夺“单价地王”桂冠,土拍现场神秘低调,回应,无可奉告 下一篇:广州塔景区焕新升级!这些精彩项目免费开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