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老字号品牌核心集聚地,拥有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品牌96个,有上海认定的“上海老字号”品牌25个。此次,三家老字号企业在粮交会上的耀眼表现,生动呈现了黄浦区在落实“一品一策一方案”、深化“老字号+新消费”模式、推动老字号品牌守正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正是黄浦区系统性推动老字号振兴的缩影。


上海老大同食品有限公司:米香里的创新与担当

隶属于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的老大同,是首批荣膺“中华老字号”的标杆企业。承载172载岁月沉淀,老大同深植粮油食品领域,匠心打造“五常稻花香”“南粳崇粮一号大米”等优质大米系列产品,“老大同大米”更是上海著名商标的持有者。其核心技艺“老大同香糟制作”已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舌尖上的文化瑰宝。

为积极响应黄浦区老字号“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主线,企业不仅在南京路开设“手作工坊”,将传统米文化巧妙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创新推出米饮、大米冰淇淋等健康时尚产品,年接待顾客逾50万人次,成功俘获年轻消费群体;更自2022年起,勇担区级100吨动态储备粮任务,充分彰显了国有老字号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其发展路径正是黄浦区推动老字号“做强主业、创新机制、数字化升级”的鲜活例证。
上海老大昌食品有限公司:穿越时光的甜蜜记忆

始创于1937年的“老大昌”,是沪上法式西点的代名词,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甜蜜记忆。冰糕、白脱蝴蝶酥等经典产品,不仅是张爱玲笔下《谈吃与画饼充饥》中的风情,更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孙道临手提的温情符号。在黄浦区优化激励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赋能下,老大昌积极拥抱新消费潮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其创新打造的“糟香鲜肉月饼”成为现象级网红爆款,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并成功进驻机场、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实现“同城同质同价”的便捷服务。老大昌的焕新之旅,是黄浦区老字号“抓住新客群、新渠道、新模式”,让经典味道历久弥新的成功实践。
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酱缸里的新滋味

前身为1936年创立的“培丽土产公司”,旗下“培丽”品牌是响当当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传统酱菜酱料、调味品为核心,不断探索“新供应、新模式”,匠心推出虾籽酱油、腐乳等既保留传统工艺又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并成功入选“上海礼物”。其淮海中路旗舰店以品类丰富的散装酱菜酱料、南北货闻名遐迩,“培丽”酱菜酱料专柜日均接待客流量超千人。2025年“培丽”酱菜制作技艺入选黄浦区非遗名录。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印证了黄浦区支持老字号“构建支持体系、搭建推广平台”策略的有效性。

未来,黄浦区将持续深化“老字号+新消费”模式,通过更精准的政策赋能、更多元的场景创新,助力更多传统品牌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承载着上海城市记忆和文化底蕴的老字号品牌,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名片与商业力量。
记者 / 范煜昊编辑 / 陈露露图片 / 区商务委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