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吃过的这些食物,外地人光听名字就傻眼了
太原有个早点叫头脑,其实就是羊肉汤煮黄米糊。里面放黄芪、莲菜这些药材,喝起来有点酒糟味。以前老太原人天不亮就要去吃,配上腌韭菜和小点心,说这样能暖身子。

定襄的蒸肉是猪肉土豆拌面糊蒸的,吃起来软乎乎的。材料简单但得大火蒸两小时,肉油把土豆泡得香。冬天吃最舒服,一口气能吃两大碗。

大同黄糕用的是黍子面,蒸好后包豆沙油炸。外皮脆里头软,咬一口流甜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做,老人说过年不吃黄糕就不算过节。

临汾的牛肉丸子面,汤是牛骨熬的,丸子炸得酥脆。面是手工拉的,配上辣油香菜,吃一碗满头汗。外地人常问这汤为啥这么香,其实就放点辣椒花椒。

长治有道菜叫炒饼,面饼切丝和菜一起炒。黄瓜胡萝卜土豆丝,炒得干干的不粘锅。配菜可随季节变,夏天放豆角,冬天加白菜。

闻喜煮饼是个圆圆的饼,外面裹芝麻,里面红糖花生。看起来像月饼但口感不同,饼皮硬实咬开甜。过去走亲戚带这个当礼物,现在超市货架上总能看到。

饸络面得用特制床子压,面粉挤成圆面条。煮熟后浇卤,有肉酱西红柿或者青菜卤。面粗嚼着有劲,配腌萝卜条解腻。县城早餐摊到处都有卖。

过油肉是猪里脊切片过油炒,配木耳黄花菜。颜色红亮看着下饭,醋香盖过油腻。饭店菜单常见这道菜,说是山西名菜之一。

吕梁的抿圪斗形状像小鱼,是豆面和白面做的。用工具抿成面条,煮熟后烩酸菜土豆丝。农村家里常做,冬天端一盆热腾腾的。

和子饭就是杂粮粥加菜,小米红豆南瓜胡萝卜一起炖。有的家放豆腐粉条,味道淡但管饱。老人常说啥都放一起营养全,夏天热还放点凉拌黄瓜。

这些吃食在山西街边摊就能买到,做法家家都不太一样。外地游客常被名字整懵,比如"头脑"听着吓人实际就是个汤。吃完才明白,原来好味道不用啥高级食材,灶台边熬煮的就是日常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