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宁夏,探寻红色足迹、金色沙漠与绿色生态的绚丽画卷”

“三色宁夏,探寻红色足迹、金色沙漠与绿色生态的绚丽画卷”"/

“三色”宁夏,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指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常被归纳为"“蓝”"、"“黄”"、"“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貌和资源。
"“蓝”":指的是宁夏的"湖泊"。宁夏最著名的湖泊是"沙湖",它集大漠、湖水、芦苇、飞鸟、荷香于一体,既有西北的雄浑壮阔,又有江南的秀美细腻,湖水湛蓝,是宁夏的一张亮丽名片。除了沙湖,还有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鸣翠湖"等也以美丽的湖泊景观著称。
"“黄”":指的是宁夏的"黄河"。黄河是宁夏的母亲河,宁夏境内黄河流程达397公里,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宁夏平原的富饶,也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可以欣赏到黄河的壮丽景色,体验黄河文化,品尝黄河鱼等特色美食。
"“红”":指的是宁夏的"枸杞"和"葡萄酒"。宁夏中宁的"枸杞"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闻名,被誉为“红色黄金”,中宁也是中国枸杞之乡。此外,宁夏的"贺兰山东麓"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近年来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出产的葡萄酒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也形成了独特的

相关内容: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张雪瑜 张文攀 王建宏 杨心悦

一次穿越建党百年的宁夏采访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三种颜色:红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是革命老区的底色。在宁夏盐池县革命历史纪念园,党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展馆内,红色文物民间收藏家左新德正在筹办一场红色文物展。早期用黑胶唱片灌录的《义勇军进行曲》、1942年用马兰纸印刷的《六大以前》……多年来,他将干土方工程辛辛苦苦赚来的几百万元都花在了收藏红色文物上。“红色江山是革命先辈辛苦打下来的,这一点,老区人民感受特别强烈!”左新德说。除此之外,还有将台堡红军会师地、胜利之山六盘山、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旧址等等,在宁夏,你尽可感受到革命老区的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

村民在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采摘黄花菜。新华社发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镇,葡萄基地里等待采摘的酿酒葡萄。新华社发

红色,也是葡萄美酒的颜色。全国最大的易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明星产区。红寺堡镇有“中国葡萄酒第一镇”之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这里清爽芳香、平顺丝滑的红酒。在宁夏,品一杯红酒,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边塞,感悟文豪们畅饮琼浆玉液的乐趣和心系边关战事的家国情怀。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风景如画。新华社发

黄河宁夏段景色壮美。光明图片

黄色,是滔滔黄河的颜色。宁夏是沿黄河9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造就了“塞上江南”的良田阡陌。从宁夏北部的银川出发,一路向南,得益于黄河的润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青铜峡大米、盐池滩羊等美味让人流连忘返。在宁夏盐池县黎明村,村民带我们参观了引黄灌溉的田地,黄河水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的不足,种出了黄花菜、螺旋藻等更大面积、更高产量的绿色食品,有的农特产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黄色,也是大漠戈壁的颜色。走进宁夏中卫,这个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城市,把沙漠包围的短板变成发展沙漠旅游、沙漠康养的独特优势。当我们惊叹沙漠徒步和越野的激情之旅时,也看到了这里旅游新业态的方兴未艾。

建设初期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资料照片

如今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新华社发

绿色,是生态屏障的颜色。贺兰山、罗山、六盘山是宁夏的生态坐标。在宁夏乡村的公路沿线,大片生长着绿草、灌木和丛林。连日来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初心不改,一代接着一代封山禁牧、植树造林,使“三山”重披绿衣,宁夏作为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更加凸显。生态环境的逐渐向好也改善着局部气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断向北推移就是生态建设的实践效果。

昔日的宁夏西海固童山濯濯。资料照片

如今的宁夏西海固绿意盎然,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光明日报记者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绿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宁夏,科技创新代替劳动力、矿产资源成为新的比较优势。在红寺堡,风机叶片悠悠转动,光伏板犹如“蓝色海洋”覆盖了曾经沉寂的荒塬,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为这个移民县城增添了“新”的气息。在西海固的“蛋鸡工厂”,依托先进设备和养殖技术,一个有11万只鸡的鸡舍只需一个管理人员。走进银川经开区,隆基乐叶光伏年产5GW新型单晶电池、天津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陆续建成投产的高精尖项目一起,正在成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力支撑。

扫一扫,看更多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5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于 2025-07-29 22:12
收藏
1
上一篇:宁夏得名之谜,西北广袤之地,面积仅6万平方公里的奥秘解析 下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铁路覆盖现状,揭秘不通铁路的县份及最新标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