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雨后登云丘,云巅归来,一览众山小

游山西·读历史——雨后登云丘,云巅归来,一览众山小"/

这是一首根据您提供的主题和诗句创作的七言诗:
"游山西·读历史——雨后登云丘 云巅归来不看山"
雨洗尘埃落翠微, 云丘探胜步生衣。 穿林忽见天机近, 极顶方知造化奇。
千载兴亡云影动, 万般世事指尖推。 俯瞰群山皆匍匐, 云巅归来不看山。
"诗歌解说:"
1. "雨洗尘埃落翠微,云丘探胜步生衣:" 首句点明雨后之景,雨水洗去了山中的尘埃,露出了青翠的草木(翠微)。 次句点出地点“云丘”,并写出登山的过程,脚步踏在湿滑的苔藓或落叶上(步生衣,形容湿滑或环境幽深)。
2. "穿林忽见天机近,极顶方知造化奇:" 描写登山过程中的感受,穿过树林,感觉天空仿佛就近在咫尺。 登顶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奇妙(造化)。
3. "千载兴亡云影动,万般世事指尖推:" 转入“读历史”的主题。站在高山之巅,远眺云

相关内容:

“春树葱茏,夏林苍翠,秋枫丹染,冬松傲霜,四时山花吐香,常年流水潺潺。”《乡宁县志》中如此描绘云丘山胜景。云丘山与武当山齐名,素有“北云丘、南武当”的盛誉,更有人说,云巅归来不看山。

9月25日,告别壮美壶口,“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黄河线采访团,在雨后的烟雾缭绕中,来到风光旖旎的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

云丘山被漫山红柿点缀。彭可儿摄

红柿挂满整条进山小径,装点漫山的青翠。一路向上,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石头路,曲径通幽,时而偶遇清泉流淌,小溪淙淙,时而尝试娱乐项目,林中探险,时而又走进有“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之称的塔尔坡古村落。移步换景,身处此般世外桃源,别有一番新鲜体验。

塔尔坡古村落被誉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彭可儿摄

对于团中初次到访的宾客,大家惊喜地感慨:没想到,离开壶口瀑布驱车仅2个多小时,竟寻得一处如此雅致的风景。

云丘山冰洞内景色光怪陆离。彭可儿摄

继续登山,云丘山最引以为傲的最美冰洞群便出现在眼前。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错综复杂、交互贯通,营造出一段色彩斑斓的“冰雪奇缘”。

据考证,云丘山冰洞群形成于第四季冰川期,距今已经有300多万年的历史。整个冰洞群数十个洞腔,其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象。

于是,在神奇的云丘山,一半是冰峰耸立,一半是热情似火,一半是青山黛,一半是柿子红。

9月20日,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刚刚在这里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位嘉宾相聚云丘山。追溯文化脉络,伏羲、女娲在此繁育华夏子孙;羲和观天测地在此订立二十四节气;后稷在此传承农耕技艺,中原农耕文明由斯肇始。

从今以后,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会址将永久落户云丘山。而关于大河的更多故事,也将会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继续讲给更多人听……(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于 2025-07-29 19:42
收藏
1
上一篇:(图表·海报)浙江淳安,千岛湖畔的“中国之城”绿意盎然画卷(1) 下一篇:五岳归来不看山——七律咏怀山川壮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