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图集】S16专辑,深入解析山西气候区划特点

【山西地图集】S16专辑,深入解析山西气候区划特点"/

这是【山西地图集】中关于 "S16:气候区划" 的内容概要:
---
"【山西地图集】S16:气候区划"
"一、 图例说明 (Legend Explanation)"
本图(或相关图表)主要依据山西省各气候要素(如气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的长期平均值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气候成因和农业气候区划标准,将山西省划分为若干个具有显著差异的气候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通常包括:
"气温:" 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最高温等。 "降水:" 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干燥度等。 "光照:" 年日照时数。 "无霜期:" 气候平均无霜期长度。
图例会标明不同区域的颜色代码或符号,并对应文字说明,例如: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暖温带海洋性季风影响区 (暖温带半湿润区)" "高原山地气候区 (高寒区)"
"二、 山西省气候区划概览 (Overview of Climate Zoning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

相关内容: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

狭义的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暖温带:覆盖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如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以及南疆,积温在3400-4500℃之间,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是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消老水果的主产区。

中温带:包括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之间,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等。

轻半干旱的定义‌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在350到500毫米之间的气候类型区,这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植被主要是草原,而不是森林,林木成活成长成材较为困难。由于降水年内和年际分布不均匀,旱灾频繁发生,春旱常导致延迟播种,这在生长期较短地区对作物产量影响巨大‌。

半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为1〜1.50的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大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我国半湿润地区的降水量一般为400〜800mm。

山西省气候区划分三类:

1、中温带,包括晋北轻半干旱地区、晋西北轻半干旱地区、晋西北重半干旱地区。

2、北暖温带,包括晋东—晋东南半湿润气候地区、吕梁山高山区半湿润气候地区、晋东北轻半干旱气候地区、吕梁山中南部轻半干旱地区、晋北晋中重半干旱地区、晋西北重半干旱地区。

3、南暖温带,包括中条山东段半湿润地区、晋南轻半干旱地区。

发布于 2025-07-29 12:58
收藏
1
上一篇:山西今夏高温原因揭秘,气象专家权威解读 下一篇:山西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极端天气加剧,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