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小知识,揭秘自然界的神秘雨滴

关于雨的小知识,揭秘自然界的神秘雨滴"/

这里有一些关于雨的有趣小知识:
1. "雨是如何形成的?" 雨的形成是一个被称为“水循环”的过程的一部分。当太阳加热水面(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在高空,空气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非常微小的水滴或冰晶,这些小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变得足够重,空气托不住它们时,它们就会以雨滴的形式落下。
2. "雨滴真的都是球形吗?" 大气中的雨滴并非完美的球形。在云中,它们最初是近似球形的。但在下落过程中,雨滴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较慢的雨滴会趋向于接近球形。而速度较快、下落时间较长的雨滴,会受到空气的拉伸,变成扁平的、像雨伞一样的形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验室里制造的“人工雨滴”有时看起来不完全是球形的原因。
3. "雨声是如何产生的?" 雨声不仅仅是雨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它包括雨滴撞击屋顶、树叶、地面以及被风吹过树叶产生的沙沙声,还有雨滴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雨越大,雨滴下落速度越快,撞击力越大,声音通常也越大。
4. "为什么雨有不同的颜色?" 我们通常看到的雨是透明的,

相关内容:

雨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而被人们熟知,但你造吗,它是从哪来的?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什么是雨?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雨的形成过程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雨的主要成分

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化学式H2O),有少量二氧化硫(化学式SO2)、二氧化氮(化学式NO2),通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PH值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如遇雷雨,雨水中会含有少量臭氧分子(因闪电造成),还有空气中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浮尘。

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之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0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汽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除了酸雨,有颜色的雨外,还有许多有趣的雨,比如蛙雨,铁雨,金雨,甚至钱雨。它们都是龙卷风的杰作。

雨的影响雨的好处

1.雨,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

7.雨可以灭火。

8.可以制造浪漫气氛。

9.可以净身

雨的坏处

1.雨下多了会影响植物生长,能抑止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死亡。

2.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逢梅雨季节,就会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百物极易获潮霉烂。

3.雷阵雨来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风雨之中,街上的东西随风起舞,飞的到处都是,甚至还会连根拔起大树。

4.持续的雨天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觉得烦闷、压抑。

5.雨下多了会导致交通堵塞,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6.雨会侵蚀着许多建筑物。

7.引起路面打滑,从而造成车祸。

8.雨会把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带入地下水,从而污染地下水。

来源|网络综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于 2025-07-29 06:57
收藏
1
上一篇:斯德哥尔摩启示录,清洁宜居,可持续发展之路轻松可行 下一篇:人间好时节·细雨润春生——雨水时节的温馨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