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出桑植①,探寻张家界大鲵的独特魅力

好物出桑植①,探寻张家界大鲵的独特魅力"/

我们来聊聊张家界桑植县的“好物”——"张家界大鲵"。
“好物出桑植①”,这里的“张家界大鲵”指的是桑植县出产的一种非常特别的生物,它就是"中国大鲵",也叫"娃娃鱼"。
"为什么说张家界大鲵是“好物”?"
1. "珍稀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是中国特有的、最大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像婴儿啼哭,故被称为“娃娃鱼”。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能在张家界这样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现和养殖,本身就说明了其珍贵性。
2. "独特的风味,上等食材:" 张家界大鲵因其生长环境(通常在水质清澈、溶氧量高的山间溪流、瀑布下)的独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经过精心养殖和传统烹饪,成为一道备受推崇的“山珍”或“名贵补品”,在湖南及全国享有盛誉。很多高档餐厅都有其身影。
3. "生态价值,环境“监测员”:" 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是清洁水体的“指示物种”。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张家界桑植拥有丰富的山林和河流资源,为娃娃鱼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也体现了当地良好的生态保护状况。
4.

相关内容:

山是万宝山,地是刮金板。桑植县这片红色热土上,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宝贵的馈赠,好物频出,桑植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第二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桑植县召开,让我们一起看好物出桑植系列海报的第一期——张家界大鲵。

大鲵是桑植地区的特产之一,被誉为“水中人参”。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桑植地区,人们一直有食用大鲵的传统,并且将其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

桑植黄焖娃娃鱼的制作方法非常独特,需要选用新鲜的大鲵,经过宰杀、清洗、切块等多道工序,然后用黄焖的方式烹制而成。在烹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多种调料和香料,如姜、蒜、辣椒、等,以增加菜品的香味和口感。

桑植黄焖娃娃鱼不仅是一道美食,也是桑植地区的文化符号之一。它代表了桑植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是桑植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同时,桑植黄焖娃娃鱼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成为了桑植地区的一张名片。

策划:刘灿

文案:王洁 李森林

制作:舒信

供图:桑植县委宣传部 桑植县文旅局

发布于 2025-07-29 01:28
收藏
1
上一篇:来张家界旅游必购特产盘点,这些特色美食与纪念品你不可错过 下一篇:张家界再创辉煌,新增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地理标志产品总数突破6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