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杭州·风雅钱塘,孟浩然宿建德江诗意再现

史话杭州·风雅钱塘,孟浩然宿建德江诗意再现"/

我们来聊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虽然写的是建德江,但与杭州的钱塘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风雅钱塘”系列中一个值得探讨的篇章。
"一、 诗人的足迹与钱塘的缘分"
孟浩然(689年—740年),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一生未仕,以隐居和漫游为常态,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虽然孟浩然并未明确记载曾长期居住在杭州,更没有专门描写钱塘江的诗作,但他确实到过钱塘江流域,特别是建德江一带。建德江,古称新安江,是钱塘江上游的重要一段,流经今天的浙江建德市。这里山水秀丽,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孟浩然大约在730年左右,因生活困顿或寻求隐逸,曾游历浙江一带。他在《与诸子登岘山》诗中提到“山寺钟鸣昼已昏”,以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中提到“风鸣两岸叶,月照一江秋”,都间接反映了他在钱塘江流域,特别是桐庐(今杭州西南部)一带的活动和感受。这些诗中的景象,与钱塘江周边的自然风光是高度契合的。

相关内容: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与王维合称“王孟”。

唐开元十八年(730)前后,孟浩然科举落第,在江浙一带漫游时,写下此诗。

明代画家项圣谟《剪越江秋图卷》所绘建德江段风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建德的这一段江水。诗中刻画秋江暮色,借舟泊暮宿之景抒发羁旅之思。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佛更与人相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发布于 2025-07-28 17:58
收藏
1
上一篇:钱塘江畔飞花令,咏江风华,挥洒四十余句江诗璀璨 下一篇:钱塘江新画卷,一条江链动杭州,两岸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