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巴托的夜,璀璨如梦,美不胜收

乌兰巴托的夜,璀璨如梦,美不胜收"/

是的,乌兰巴托的夜晚确实别有一番魅力。当白天的喧嚣渐渐沉淀,华灯初上,整个城市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璀璨的灯火:" 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周围,政府大楼、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灯火辉煌,金色的光芒映照着红色的墙壁,非常醒目。街道两旁的树木、雕塑也装点着彩灯,流光溢彩。 "热闹的酒吧街:" 像伊赫呼图格台·达希路(Dashchoγdger Road)这样的酒吧街,在夜晚尤为热闹。各种风格的酒吧、餐厅灯火通明,音乐声、欢笑声不断,吸引着本地人和游客。 "独特的建筑光影:" 夜晚的光线能更好地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和细节。蒙古包式的建筑、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建筑,在灯光下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宁静的角落:" 除了热闹的街区,城市中的一些公园、河畔(虽然有时河水可能结冰)在夜晚也显得格外宁静,适合散步和感受城市氛围。 "蒙古包的夜晚:" 如果有机会在郊区体验蒙古包,夜晚围着篝火,看着满天繁星,感受草原的宁静和辽阔,那又是另一种难忘的美。
乌兰巴托的夜色融合了现代都市的活力和蒙古族独特的文化气息,确实

相关内容:

来源:海外网

蒙古国草原美景。 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供图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意为娱乐、游戏。为庆祝丰收,蒙古国每年七、八月举办隆重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民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盛大节日,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图为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国青年在那达慕大会上表演节目。 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供图

提起北方邻邦蒙古国,中国人很自然想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和辽阔,是马背民族的勤劳和勇敢,是那达慕大会上的精彩竞技和载歌载舞。“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一首悠扬的《乌兰巴托的夜》,更是给不少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乌兰巴托,究竟什么样?

乌兰巴托被巴彦吉如合、青格勒台等群山环绕,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见证着这座城市从游牧民族的佛教圣地变迁为蒙古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走进乌兰巴托,市中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汽车穿梭往来;城北山坡上古朴的蒙古包如朵朵白云般点缀在青草地上,牧马人自由驰骋……在这里,现代文明与游牧传统碰撞融合。

这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容纳了蒙古国约一半人口。蒙古国的年轻人喜欢奔向乌兰巴托,为梦想打拼。乌兰巴托的夜热闹无比,流光溢彩的霓虹、人声鼎沸的酒吧、宾客盈门的各国餐厅、衣着时尚的男女老少,处处都透露出国际都市范儿。

当游客还在为乌兰巴托的现代化赞叹时,就会在城市更深处与乌兰巴托的传统一面不期而遇。乌兰巴托市中心的甘丹寺,是走近蒙古国文化的另一扇窗口。有200余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甘丹寺是蒙古国最大寺庙,因世界最大铜铸大佛而闻名。大佛身高达28米,全身镀金并镶嵌大量宝石,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是蒙古国的国宝。被现代化高楼环绕的甘丹寺,是当地人寻求心灵宁静的好去处。看着遮天蔽日的鸽群在白墙碧瓦的大小庙宇间自由翱翔,就是难得的放松和享受。

乌兰巴托城南的博格多汗宫是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夏宫,如今已成为著名博物馆。丰富的馆藏,囊括清朝皇帝赐予活佛的各种珍宝,是当年满蒙密切来往的历史见证。走进红墙碧瓦的院落,砖雕照壁、重叠飞檐、琉璃绿瓦牌楼等中式元素随处可见。木牌楼上悬挂的蓝底金字匾额,上面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的“乐善好施”,仿佛诉说着这座拥有100余年历史的宫殿与中国的深厚缘分。

感受乌拉巴托的传统与现代、沧桑与年轻,游客一定会感慨:乌拉巴托的夜不静,但很美。(海外网 吴正丹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14日 第 08 版)

发布于 2025-07-28 08:58
收藏
1
上一篇:新疆和静县牧区绽放“牧家乐”火花,蒙古包点缀星空景象 下一篇:「金龟子讲睡前故事」,快乐绵羊的温馨梦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