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基孔肯雅热!每天花10分钟做这件事→有效预防关键一步

警惕基孔肯雅热!每天花10分钟做这件事→有效预防关键一步"/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是由蚊媒传播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严重的关节疼痛。虽然不能完全阻止蚊虫叮咬,但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每天花10分钟做这件事”最核心、最有效的建议是:
"每天花10分钟,仔细检查并清理您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的所有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具体可以这样做:"
1. "检查室内外容器:" 每天花几分钟快速环顾四周,检查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水桶、储水桶、闲置的轮胎、屋顶排水沟、空调外机排水管、花坛托盘、宠物饮水盆等地方是否有积水。 2. "清理积水:" 对于发现的小量积水,如花盆托盘,应倒掉水,并定期换水(至少每周一次)。对于无法清除积水的容器(如轮胎),应将其翻转或加盖,断绝蚊子繁殖的可能。对于较大的积水区域(如废弃水桶),应将其清空或加盖。 3.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理庭院、阳台、楼道等处的杂物,减少蚊子藏身之处。 4. "关注社区:" 如果发现社区公共区域(如绿地、排水渠)有大量积水无法及时清理,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相关内容:

近期天气炎热、降雨频繁

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

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

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是怎么传播的?

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和登革热相比

基孔肯雅热有什么不同?

如何通过“每天10分钟、雨后10分钟”

防蚊灭蚊?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和登革热一样,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但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基孔肯雅热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要症状。

发热

体温一般以中低热为主,小部分有高热,2到3天就会退热。

皮疹

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一般起病第1到3天就会出现皮疹,主要在躯干、四肢、面部、手掌等地方,大部分是斑丘疹,病情好转会逐渐消退。

关节疼痛

多数发生在手指、手腕、脚踝关节,比较少发生在大关节,比如髋关节、肩关节等;疼痛以肿痛为主,相对比较剧烈,但缓解较快,关节皮肤温度升高但无明显潮红。

部分患者还会有头痛、乏力的现象,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相同点

均由伊蚊传播,热带亚热带多发,初期均有高热、头痛、肌肉痛;

不同点

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剧烈且持续久。

感染后如何治疗?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也没有针对性疫苗,临床主要以退热、止痛、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

预防关键在于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基孔肯雅热是伊蚊传播,伊蚊(花斑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灭成蚊

在家或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清积水

清除生长伊蚊(花斑蚊)产卵的地方。伊蚊(花斑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请市民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齐动手,“每天10分钟、雨后10分钟”积极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整洁环境、防蚊灭蚊。

防叮咬

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别等蚊子叮上门

清光积水死角

做好个人防护

共筑健康海口

一起行动起来吧

综合:海南疾控微信视频号、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市健康教育所等

来源: 海口日报

发布于 2025-07-28 05:43
收藏
1
上一篇:一口气读懂香叶,揭秘香料之王的历史与奥秘 下一篇:大叶绿植,客厅招财养生两不误的绿色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