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历是以回归年为基础,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平均年长是365.2422天。
- 农历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即朔望月为准,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天,累积12个朔望月,也就是一个农历年的长度,为354天或355天。

确实,在公历(格里高利历)中,“闰六月”是一个相对罕见的现象。根据格里高利历的规则,闰年是为了弥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与平年(365天)之间的差距而设立的。
格里高利历的闰年规则是:
1.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是闰年。
2. 但如果是100的倍数,则不是闰年,除非同时是400的倍数,那又是闰年。
这意味着每四年会有一个闰日(2月29日)。为了使历法与太阳年保持更精确的同步,每100年会“跳过”几个闰年(100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不是闰年),而每400年会“补回”几个闰年(400的倍数是闰年)。
"“闰六月”是如何产生的?"
“闰六月”指的是一个年份中,农历的六月出现了两次。农历是基于月亮的周期(朔望月约29.53天),一年大约是354或355天。而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
当公历的一个闰年(比平年多出1天)与农历的年份相遇时:
如果这个闰年多出的一天恰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