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小文,金色余晖下的日落奇景
汇小文|金黄的日落
当太阳开始缓缓沉入地平线,天空被染成一片金黄,那便是汇小文最喜欢的时刻。他站在山顶,眺望着远方,感受着这壮丽的日落景象。
天空中的云彩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得五彩斑斓,有的像火焰一样燃烧,有的像棉花糖一样柔软。汇小文的眼中充满了对这美景的赞叹,他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随着太阳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中的颜色开始变化,从金黄逐渐过渡到橙色、红色,最后变成深蓝色。汇小文静静地欣赏着这变化,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后,夜幕降临,星星开始闪烁。汇小文站在山顶,凝望着星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目标。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像这夜空中的星星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汇小文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无论是金黄的日落,还是夜空中的星星,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美好,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力量。
相关内容:
从那以后,我再也忘不了那一轮金黄的落日。
上个暑假,我随同父亲及父亲的一些朋友来到内蒙古游玩。我们驱车三辆,在无垠的国道上一往无前。目之所及,皆让我想起了老舍笔下的那篇《草原》。
一天,一辆汽车的部件出了问题。斜日高照,在焦急的心情催化下,点点汗水沁湿了白衫。我们打电话给维修队,却被告知需三个小时才能赶来。我们在与草原格格不入的沥青公路上彷徨着、徘徊着。自中午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吃过东西,储备粮也快消耗完了。忽然,同行的一人发现远处有一个白色的蒙古包,好奇心和对食物的渴求催促着我们的脚步走向蒙古包。
蒙古包附近是一圈栅栏,一只金黄的猎犬懒洋洋地伏地小憩。见到生人,它从地上爬起后,迅速向主人报信。蒙古包通体白色,有一种陈旧感。几匹棕毛马在闲庭信步,对着生人嚼着马嚼子,安静地望着我们。
先从蒙古包里出来的是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孩。他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我们面面相觑。终于,小男孩叫出他的父亲,他用生硬的汉语与我们交谈后,热情地留我们吃饭。男主人的盛情让我们无法拒绝。
无需“胡琴琵琶与羌笛”,只需“会须一饮三百杯”。男主人拿出了家里的食物招待我们。
不多久,我便吃饱了。走出门外,凉风扑面而来。小男孩见我走了出来,一道跟出来。我四处张望,视野正当中是一轮明日,已经是有些扎眼的明黄色,一道道光束向外辐射,穿刺长空。地平线将阴影与光晕撕裂,光晕以上是被刺破的天幕。自上而下从四射的金光,再到神秘的深紫,继而渐变为深沉的黑,在我的身后与地平线融为一体。
我又转头看向高头大马。它正平静地与我对视,这感觉就像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与一个智慧而又沉稳的长者在凭心交谈。
我看了很久。它看了很久。他看了很久。
男孩见我出神,招了招手。他用手比划着,指了指马。“想不想骑马?”凭借肢体语言,我猜出了他的意思。于是我点点头。
他拉下一匹小马驹的缰绳,又比划着。“它比较听话。”还是我猜的。他教我翻身上马,我很快学会了。他也骑上一匹,怪不得高适写“胡儿十岁能骑马”。我骑得慢,他干脆下马,牵着我骑着的马跑。我与马驹在他的引领下四处奔驰着,颠簸着。撒欢尽兴的感觉真好。这好似与一个老友久别重逢的心情,潸潸而泪,嬉戏而笑。
他盯着我的衣领看。我低下头一看,那是我的墨镜。他的眼神充满了渴求与羡慕。我递给他,说:“试试?”
他眼中立即闪出兴奋的火花。我从衣领上取下墨镜,戴在他耳朵上调整好位置。他四处张望着,咧着嘴。不久,又略显失望地摘下墨镜,递给我。
“喜欢就送你了,”我摆摆手,没接过墨镜,“不过别老戴着,对眼睛不好。”我也比划着,希望他能听懂。
他眼中的火花瞬时放大,很开心的样子。
随后,他骑上马,与我齐平。两匹马头逐渐靠近,我们凝视着对方的脸,相视一笑,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笑容。
月亮的另一边,落日正散发着余晖。
作者:上海市徐汇中学 程训庭编辑:吴佳宁审校: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