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社区医院闲得能数蚊子,因为这话差点就耽误了病情!"我家附近的王阿姨上周因为头晕打算去社区医院看看,一进去发现这里完全不是想象中很清闲的样子。而且曾经有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家社区医院每日接诊达到了200+人次,医护人员走路都是小跑着。

表面冷清内里忙 社区医生竟要"分身术"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九点,当三甲医院门诊大厅已经人多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实显得安静许多。但你进入就诊区就会发现,全科诊室里的医生正在处理多种工作。
"昨天我们接种了83针次疫苗,新建了37份健康档案,处理了11例转诊。"护士长李颖翻开工作日志,密密麻麻的记录颠覆了我们的想象。更让人意外的是,下午三点后反而迎来就诊小高峰,大多是下班顺路来看病的上班族。

隐形忙碌三大真相
真相一:家庭医生比外卖小哥还能"送"
作为签约家庭医生,要对管片内600多位慢病患者负责。光是上周就上门服务了9次,最晚一次出诊到晚上八点半。
真相二:健康档案不是"死档案"
对于辖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光是更新孕产妇的随访记录,每天就要打二十多个电话。今年辖区为儿童接种疫苗超过5000剂次。
真相三:分级诊疗带来新变化
自从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后,社区医院承接的术后康复患者同比增加了40%。

居民的认可评价
"以前觉得是小诊所,现在感冒发烧都先来这儿。"我的朋友曾说过,这一说法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转变。其次看病也很便利性:,走几分钟过去就能看病,化验结果还能手机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