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与人民,永恒的血脉相连——探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出自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和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人民性、民主性。国家的性质,即国家是属于谁的。这是国家政治哲学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历史上的所有国家形态,不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尽管在职能上也具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功能,但它本质上都属于奴隶主、封建主(或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而不属于人民,国家是这些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主权则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不属于任何有产阶级,更不属于任何个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象而深刻地概括和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人民性及其彻底的民主性。这就在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历史上一切传统国家形态之间的界限。 第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组建方式、组织形式的人民性、民主性。与传统的国家由有产阶级所创建组建起来并为有产阶级的经济剥削、政治统治服务不同,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大联合、民族大联合、全体中国人民大联合和民主集中制的组建方式,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彻底的人民性、民主性,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新型的由人民直接创建的民主形式,亦即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自己的政治结合方式,国家由人民结合而成。这就在国家创建方式、组织形式上与历史上过往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划清了界限:历史上的过往国家,在组建形式上,人民是被裹挟进国家这个社会的政治外壳之中的,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是一种外在的表象性、强制性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在本质上不属于人民。与此相反,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则是由全体人民共同自主地创建组织起来的,国家也因此而成为人民的社会(政治)存在方式。 第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与国家之间“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江山就是人民”,指明了国家是属于人民的,指明了国家是人民社会性集合的存在形式。“人民就是江山”指明了人民是国家的内容、内在要素,指明了国家因人民的社会性集合而生。进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与人民之间“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就其形式来说,人民的社会性存在以国家集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限于地域的、血缘的集合方式呈现出来;就其内容来说,国家以人民为自己的内在内容,以人民的事务为自己的具体事务,而不限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事务或资产阶级政治学所说的“契约”事务。概而言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社会政治哲学本体论层面上,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关系。 第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命题,蕴含着国家运行机制必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规定。既然国家是由人民自主组建起来,国家是属于人民的,人民与国家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那么在实践上,国家的运行机制必然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形式,以民主的方式集合人民的意志为国家的共同意志,进而转化为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系列制度安排,并指导人民在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下依照共同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行动,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地揭示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的逻辑根源和社会现实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道德自觉,这一道德自觉是共产党与其他特殊利益政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值得强调的是,这一道德自觉并不纯粹的是一种主观思想觉悟,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自觉,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的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道德自觉。进而,依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党和政府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构建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展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部活动,既是党和政府的道德自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强制。任何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都是与党的主观愿望相背离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相背离的。 第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地揭示了推进人民民主的逻辑必然性和社会现实基础。人民民主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现实面相,它向党和国家的一切组织机构提出的实践要求是:必须鼓励和支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确认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它向全体人民提出的要求是:人民应当乃至必须负起自己的民主责任。套用列宁在《无休的遁词》一文中所言,一个好的党员必是负起对党的机关和干部监督责任的党员,一个好的公民必是负起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监督责任的公民。推而言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现实面相,要求和推动着我们的人民积极承担起民主实践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值得指出的是,由人民和国家是“一体两面”的本体论特性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原则所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必然地是一种有序民主,而不是无序民主,那种把人民民主权利的绝对性理解为个人权利的绝对性,在认识上是片面的。 第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人民与国家的一体性、总体性涵义,还标示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的神圣性、整体性,捍卫国家主权及其完整性,与捍卫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要求着党和国家、全体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作出不懈奋斗。 第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评析和判断国家体制的性质、判断国家政治学说及其实践是否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先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判断标准。国家越来越具有人民性是国家政治进步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自有文明以来最先进、科学的国家体制,就在于它在内容上形式上实现了国家与人民的高度统一。
相关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顽强奋斗、辉煌功绩充分展现了创造智慧和磅礴伟力。
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始终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事业中来,使我们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我们党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我们党不断攻坚克难、发展壮大的一大法宝。我们党能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依靠的正是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然而,囿于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古代统治者无法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而能够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我们党坚信,人民是党执政最深厚最可靠的根基,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环顾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在百年时间内带领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一样,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后依然初心不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加强自身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根本宗旨、坚守初心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真理,也是对全党深刻的警醒: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都一定要与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要凝聚起亿万人民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会拥有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深厚根基,就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顾伯冲)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