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规范升级,层高3米起,二层以上住宅强制配备电梯

住宅项目规范升级,层高3米起,二层以上住宅强制配备电梯"/

《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对于保障住宅项目的质量、安全和居住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范的要求,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这有助于提升居住空间的使用舒适度。对于二层及以上的住宅,要求安装电梯,这一规定旨在方便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以及有特殊需求的群体。
这一规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住宅建设向更高标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住宅市场的整体水平。以下是这一规范可能带来的几个积极影响:
1. 提升居住品质:层高不低于3米的住宅,空间更加宽敞,居住舒适度得到提升。
2. 保障居住安全: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住宅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3. 便利居民生活:二层及以上住宅安装电梯,将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群体。
4. 促进住宅市场健康发展: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住宅市场秩序,提高住宅项目的整体质量。
5. 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为满足规范要求,建筑行业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总之,《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对于提升我国住宅建设水平、保障居民居住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住宅项目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相关内容:

3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其中比较重大的变化如下,对新的住宅产品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要求:

1、层高不应低于3.00m

点评:此处要区分清楚层高和净高的关系,事实上很多新房销售也经常混淆净高和层高进行宣传。

建筑层高为上下两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我们普通购房者能够进行测量的是室内净高(已经扣除了楼板厚度等)。

实际上,目前西安大部分新建住宅的层高已经都在3m以上了,只有极少数开发商还有2.9m的产品。

2、新建住宅建筑户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0m,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向外开启的户门不应妨碍公共交通及相邻户门的开启

点评:该项举措可以有效避免,两邻居入户门“打架”的情况发生。

3、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

点评:基本上除了单层平房(事实上也不太有这样的产品),目前所有住宅项目都必须每个单元设置至少一部电梯,即使两层、三层别墅类产品估计也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没有电梯的产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

4、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入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m的住宅,每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点评:这条主要是考虑到适老化和医疗救急的情况,以后产品的电梯也必须做到担架电梯的尺寸了。

5、十二层及以上的住宅,或入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33m的住宅,每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且其中至少应有1台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至少应有1台为消防电梯

点评:从品质上来说电梯配比高,是住宅品质更高的表现,但副作用是:未来高层住宅的产品至少得两梯两户,随之而来的是得房率又会降低。

6、住宅项目应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点评:随着新能源车数量的增多,新建小区配置充电桩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

7、新建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

点评:之前的确是有开发商的新小区交付,业主发现楼板厚度只有90mm不到的,楼板太薄属实没啥安全感,这样规定清楚了也好,安全性的问题不能省。

除了以上看点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2019年首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住宅项目规范》版本中有出现:“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表述

但在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却不见相关字样,如今在第三版内容中,依然不见踪影。

这也就意味着,取消公摊还需克服重重阻力,试图一蹴而就取消公摊面积并不现实

毕竟房地产交易、持有全流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其中还涉及众多既得利益者。

因此,接下来,公摊面积这笔冤枉钱,购房者仍然要继续承担,而分步骤有序推进,逐渐推开按套内面积计价的房屋销售模式,还需要一两年的探索。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计划,《住宅项目规范》已起草完成,在前期多次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并经专家审查通过。现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bz_mohurd@163.com。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邮编100835。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28日。

以下为政策原文

发布于 2025-07-25 03:59
收藏
1
上一篇:借鉴英伦狮城智慧,推广新型邮编助力我国邮政发展 下一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泛征集意见,推动住宅项目规范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