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恒山是一座绝塞历史名山,山上少有流泉飞瀑,却随处可见巨石奇峰、挺拔青松、崖壁庙宇,它们共同写满了恒山的粗犷豪放。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奔腾起状,横亘塞上,东西绵延五百公里,绵秀一百零八峰,唐代大诗人曾岛曾用“天地有岳、恒岳居其北、岩恋叠万重,鬼怪浩难则的诗句来描绘北岳的雄气象。
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则用“恒山如行来勾勒其群奔突的地貌特征。恒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摸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间河谷处的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



北岳恒山是经历次造山运动和历次地壳升降运动形成的一座断层山。其岩层为古老的寒武纪奥陶系石灰岩,距今已有五亿年。
在地质历史上,大约260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山前断裂的影响,恒山北侧沉降,南侧大规模隆起。基岩面积裸露,风化破碎严重,峰峦均呈尖形,沟谷切割较深,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
整个恒山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数百公里,西控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瞰塞外,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




恒山地区的主要地貌为碳酸盐岩地貌,主峰天峰岭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景色壮丽。恒山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金龙峡、恒山松、桃花洞、悬空寺等。
在历史上,关于北岳恒山的具体位置曾存在争议。明清以前,北岳恒山一般指今河北曲阳的大茂山。而到了明清之际,北岳逐渐开始指山西省浑源县内的玄武山。明代弘治年间,就有大臣上疏要求改祀北岳至山西浑源,万历年间朝廷改封山西浑源玄岳山为北岳,清代顺治帝则明确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


恒山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来恒山可以感受道教文化,对比大同的云冈石窟的佛教文化,你会对中国的宗教有深刻的认识。山脚下是著名的悬空寺,号称世界十大奇观,全部用木头在半山腰建成,能够充分感受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主峰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现存的建筑主要在明清时修建,这一时期的悬空寺处于鼎盛时期。




悬空寺是木质框架式结构,三教殿是建筑的最高点,离地面距离为90米。由于历年河流淤积,目前该殿仅剩58米。半插横梁为基地,借助岩石作为暗托,运用力学的原理使建筑稳定。寺内有六座宫殿,四十余间阁楼殿宇,主要殿宇有三宫殿、三圣殿和三教殿。有大小佛像80多尊,其中佛教殿有12处,道教殿有五处。







悬空寺整体依山体沿南北方向坐西朝东布局,是“一院两楼”布局,总长约32米,有楼阁殿宇40间,整体结构均为木质架构。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誉为“天下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