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地区迎来重大变革,改名沪苏浙,江苏地位正式升格为“新苏联”

江浙沪地区迎来重大变革,改名沪苏浙,江苏地位正式升格为“新苏联”"/

关于地名变更,这通常是根据行政区划的调整或地方政府的提议来进行的。江浙沪是指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三个地区,它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将这三个地区合并为“沪苏浙”,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或者是对区域合作的一种强调。
将江苏称为“苏联”可能是一种幽默或者比喻的说法。在历史上,“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是一个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国家。将江苏比作“苏联”,可能是为了强调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其经济规模和影响力可能与历史上的苏联相媲美。
不过,这种命名是否能够正式实施,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广泛的讨论。目前来看,这只是公众的一种猜测或者讨论,并不是官方的决策。任何行政区划的变更都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并且需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批准。

相关内容:

很多人习惯说“江浙沪”,但现在这个叫法,好像慢慢变得不太对了。

就说疫情那几年,江苏省用的健康码是“苏康码”,并不是什么“江康码”。

还有江苏的广电媒体,他们的官方网站叫“我苏网”,也是这个“苏”字在最前面。

不光是这些,连饮食文化都开始统一用“苏”了。比如苏州的碧螺春、南京的雨花茶加上扬州的富春茶点,这些好东西一起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的就是一个统一的称呼:“苏派早茶”。

现在连官方的文件用词都变了,以前讲“江浙沪”,如今是“沪苏浙”,把上海放在了最前面,江苏跟在后面。

比如2024年新通过的那个《沪苏浙皖交界区域协同发展条例》,里面白纸黑字写的就是“沪苏浙”,这算是从法规上把这个新叫法给确定下来了。

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交界的地方,正在建一个叫“方厅水院”的新地标,据说非常宏伟。

这个新建筑的规划图纸上,也清清楚楚地标注了,这里是“沪苏浙”三地交界的核心位置,可见这个新称呼已经是共识了。

那这就奇怪了,说了这么多年的“江”字,到底去哪了?

其实这个“江”字的来头一点不小,它指的是江宁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在清朝康熙六年,也就是1667年,朝廷把江南省分开,东边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第一个字,组成了“江苏省”。

因为这个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被称为“江省”,而以苏州为中心的区域则被称为“苏省”,两种叫法都存在。

别说清朝了,就是到了1953年,一些地理课本和当时的新地图上,还明确写着江苏省的简称为“江省”,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那为什么后来又统一用“苏”了呢?主要是在1990年,国务院有个规定,正式确定江苏的官方简称为“苏”。其中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和江西省的简称“赣”之外的俗称“江”弄混。

现在经商的人都说“苏商”,大的企业叫“苏企”,这个“苏”字的名气确实是越来越大了。

就连省内搞个足球联赛,现在也叫“苏超联赛”,球迷们也都认这个说法。

这么一看,“江”字更多的是代表着过去以江宁府为中心的行政历史,而“苏”字则更多地体现了后来以苏州为代表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

发布于 2025-07-24 03:43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南京,江苏古都的冷知识大盘点 下一篇:自然界水上漂高手,揭秘8大动物掌握的“水上漂”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