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解析,一看便懂防汛高频词汇,全面了解汛期变化

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解析,一看便懂防汛高频词汇,全面了解汛期变化"/

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不同,主要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降水模式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区域的主汛期时间以及如何理解防汛高频词的简要介绍:
### 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主汛期通常在6月至8月,这个时期是长江流域降雨量最大的时期,也是洪水最为频繁的时候。
2. "珠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主汛期大致在4月至9月,其中5月至7月是降雨量最多的时期。
3.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主汛期通常在7月至8月,这个时期也是黄河发生洪水的关键时期。
4. "东北流域":东北流域的主汛期一般在7月至8月,这个时期由于暴雨和融雪,容易引发洪水。
5. "华北流域":华北流域的主汛期在7月至8月,与黄河流域相似。
6. "华南流域":华南流域的主汛期通常在5月至7月,这个时期降雨集中,洪水风险较高。
### 如何看懂防汛高频词
防汛高频词是指在防汛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专业术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汛高频词及其含义:
1. "洪峰":指洪水在河道中达到的最高水位。
2. "警戒水位":指为保障防洪安全而设定的水位线。
3. "超警":指实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4. "

相关内容:

眼下,我国从南到北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在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不同区域的主汛期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起来了解。

视频加载中...

主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集中、河流水位较高、洪涝灾害多发的时期。由于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也不同。

华北和东北地区 主汛期为7月至8月

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主汛期为7月至8月,且降雨多集中在7月16日至8月15日,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期常发生洪涝灾害,如城市内涝、河流堤坝险情等,需要重点防范。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汛期多在6月至8月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汛期多在6月至8月,其中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在此期间持续阴雨,高温高湿,降水频繁且不均匀,并常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华南地区 主汛期从4月持续到10月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华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从4月开始进入主汛期,降雨集中,并一直持续到10月。

而西北地区,主汛期则较短,多在7月至8月,部分山区因暴雨可能引发山洪。

防汛水位一般分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

每年主汛期来临,江河水位随之上涨。超警、超保、编号洪水等专业名词会被反复提及,那么这些防汛高频词都代表着什么?防汛水位有哪些?是怎么分类的?

视频加载中...

进入汛期后,江河水位上涨,根据水位高低及其对堤防安全的威胁程度,一般将防汛水位划分为两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

警戒水位,是指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时的水位。当发生超警洪水时,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开始漏水,需要加强巡查防守。

保证水位,是指保证堤防及其附属工程安全挡水的上限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发生超保洪水时,堤防可能出险,需要加密巡查防守,加高加固堤防。

什么样的洪水会被编号?

超历史洪水是指中小河流河道水位超过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这时可能会出现水漫城镇的情况,需要全城动员抗洪救灾。

当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独流入海主要江河的水位或流量达到防洪警戒值时,洪水就会被水利部门编号。同时,尽管尚未达到警戒值,但洪水规模达到“2至5年一遇”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也将被编号,提醒这些江河目前正处于洪水过程中,提高公众防范洪水风险意识。

责任编辑:隋博宇

发布于 2025-07-23 23:44
收藏
1
上一篇:玻璃翠四季绽放,春日三招助枝条疯长不停! 下一篇: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差异揭秘,一看便懂防汛高频词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