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感冒之谜,儿科医生揭秘,穿得越少孩子越少生病!

破解感冒之谜,儿科医生揭秘,穿得越少孩子越少生病!"/

穿得越多越感冒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与穿衣服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穿得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感冒。
儿科医生提到的“穿衣秘笈”可能是指以下一些原则:
1. "适度原则":穿着应适宜,既不过于单薄导致受凉,也不过于厚重影响身体散热。
2. "洋葱式穿衣法":像洋葱一样,内层穿吸汗透气的衣物,中间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这样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3. "保持干燥":衣物湿了要及时更换,因为湿衣服会带走身体热量,降低体温。
4. "避免过热":室内外温差大时,应避免突然从温暖的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以免身体调节不过来。
5. "适当运动":适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6.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7. "均衡饮食":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体质。
8. "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孩子生病了,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相关内容:


冬天一到,你是不是也陷入了“穿衣焦虑”?

怕孩子冻着,早上出门前总忍不住多塞一件毛衣;

怕孩子着凉,晚上睡觉盖两层被子还加个热水袋;

结果呢?孩子反而发烧咳嗽,去医院医生第一句话就是:“怎么穿这么多?”

其实,你可能搞反了:孩子冬天生病,不是穿太少,而是穿太多!

为什么穿太多反而容易感冒?

先想个场景:你穿一件厚羽绒服去跑步,跑两步就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都黏在身上,风一吹,是不是瞬间觉得冷?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的代谢比成人快,活动量又大,穿太多很容易出汗。

汗湿的衣服会让毛孔一直张开,这时如果吹点风,或者进入空调房,寒气直接钻进身体,能不感冒吗?

还有,穿太多会让孩子动不了——本来想跑跳,结果胳膊腿都被衣服裹着,只能站在那里不动。

动得少,免疫力就会下降,病毒细菌更容易找上门。

对了,你是不是还在摸孩子的小手判断冷不冷?

别再犯这个错了!

孩子的心脏比成人小,供血能力弱,手脚的毛细血管又细,所以手脚容易凉。

但其实,他们的身体里可能正在出汗——你摸一下后颈就知道了:

如果后颈温温的,没有汗,说明穿得刚好;

如果后颈出汗了,赶紧脱一件;

如果后颈发凉,再加一件。

那到底怎么穿才合适?

医生都推荐“洋葱式穿衣法”,就是一层一层穿,方便脱。

比如早上出门:

内层穿一件棉质秋衣(透气排汗),

中层穿一件薄毛衣或羽绒马甲(保暖),

外层穿一件防风外套(比如冲锋衣,挡住外面的冷风)。

等孩子到了幼儿园,要跑跳了,就把外层外套脱了;

中午太阳大,再把中层的马甲脱了;

下午放学,外面冷,再一件件穿上。

这样既不会冻着,也不会出汗。

还有个“26℃穿衣公式”,你可以试试:

孩子最舒服的体感温度是26℃左右(环境温度+衣服保暖度=体感温度)。

比如今天气温10℃,需要加16℃的衣服:

秋衣(1℃)+ 毛衣(3℃)+ 薄羽绒外套(12℃)= 16℃,刚好;

如果气温15℃,就加11℃的衣服:

秋衣(1℃)+ 厚毛衣(10℃)= 11℃,够了。

当然,这个公式不是绝对的——如果孩子要去跑跳,就减1-2℃的衣服,避免出汗。

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

别穿太多层薄衣服,比如5件薄毛衣,不如穿2件厚一点的——层太多,脱起来麻烦,还不保暖;

别穿紧身牛仔裤,孩子跑跳的时候会勒腿,影响血液循环,不如穿宽松的运动裤;

别跟成人穿一样多,孩子代谢快,比你少穿一件就行——比如你穿羽绒服,孩子穿薄羽绒+毛衣就够了;

局部保暖很重要:手冷戴手套,头冷戴帽子,咳嗽戴围巾,但不要裹得太严,留一点透气的空间,不然会闷出汗。

最后想跟你说:

孩子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他们的身体需要适应寒冷,才能变得更结实。

与其怕冻着穿太多,不如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判断——摸后颈、看活动量、随气温增减。

明天开始,试着给孩子少穿一件,看看他是不是更爱动了,也不容易出汗了。

毕竟,让孩子舒服,才是预防生病的最好办法。

发布于 2025-07-23 02:58
收藏
1
上一篇:520情人节,这份花束最能让女人芳心荡漾! 下一篇:“最高39℃!济南发布高温预警!紧急应对措施启动11点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