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明月,情满中秋——我们的节日

共赏明月,情满中秋——我们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正值秋季的中间,因此得名。
以下是中秋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意义:
1. "赏月":中秋节之夜,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寄托思念之情。赏月时,人们会欣赏到圆月,象征着团圆和完满。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月饼有多种口味,如莲蓉、五仁、豆沙等。
3. "猜灯谜":在一些地区,中秋节会有猜灯谜的活动,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4. "放天灯":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中秋节放天灯,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幸福。
5. "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中秋节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6. "赏桂花、饮桂花酒":桂花是中秋节的传统花卉,人们会赏桂花、饮桂花酒,以增添节日的氛围。
中秋节的意义:
- "团圆":中秋节强调家庭团聚,表达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丰收":中秋节也是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 "和谐":中秋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中秋节

相关内容:

编者按

中秋假期,我省文旅市场火热。人们趁着假期逛展,打卡周边景点,体验特色民俗……请看一组福建日报记者的摄影报道。

中秋假期,福建博物院的“多国矿物收藏和考古发现特展”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摄

中秋假期,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闽剧跨界表演、国潮主题表演、非遗艺术展演以及街头艺术表演轮番上演,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丰富的节日体验。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17日晚,“拜月大典”在长汀客家八喜楼举行,呈贡、燃香、祝月、献礼、拜月等传统仪式,再现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及盛况,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今年中秋假期,原创剧目《金榜题名》《成人之喜》等在八喜楼轮番上演,沉浸式还原客家人的日常生活风俗场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朱芳彬 摄

发布于 2025-07-23 00:28
收藏
1
上一篇:月圆人团圆,中秋传统节日文化探寻 下一篇:明月共此时,家国同奋进——全国欢庆中秋佳节,共筑奋进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