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方地名翻译之美,华尔街可名大栅栏,百老汇实为五道口

揭秘西方地名翻译之美,华尔街可名大栅栏,百老汇实为五道口"/

西方地名翻译之所以给人以优美之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语言韵律":西方地名往往具有较好的韵律和节奏,翻译成中文时,译者会尽量保留这种韵律美,使得地名听起来更加悦耳。
2. "文化内涵":很多西方地名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故事和历史背景,翻译时译者会尽量传达这种文化内涵,使得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标识,而是一个承载着文化意义的符号。
3. "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在翻译地名时,译者往往会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地名的原音,又传达了其意义,使得地名既有辨识度,又易于理解。
4. "历史渊源":一些西方地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华尔街”与“大栅栏”,“百老汇”与“五道口”,这些地名翻译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至于您提到的“华尔街可叫大栅栏,百老汇叫五道口”,这实际上是对西方地名的一种本土化、文化化的翻译尝试。这样的翻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地名的原意,但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出西方地名的韵味和文化内涵。总的来说,翻译地名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既要尊重原意,又要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

相关内容:

目前,“禁用洋地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舆论话题,早在几年前,就有民政部、公安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要求“不得使用外国地名、外国人名或用外语词汉字译写命名的地名”。

之所以要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大,各类新住宅小区和公用设施使用“洋名”越来越多,全国上下都充斥着“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普罗旺斯”,“威尼斯水城”、“夏威夷海岸”等不知所谓的地名。

有些人认为,这些“洋名”很时尚,显得很有档次,与国际接轨应该提倡。也有些人则认为,这些毫无意义的“洋名”反映了越来越严重的崇洋媚外心态,早就该制止。滥用洋名体现出一部分人的崇洋心态,也折射出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界中一直流行着崇洋的时尚。但咱们中国在古代对于外来译名并没有上面那些美好的词汇。例如“移鼠”就是基督教的“耶稣”,中国人在最初是用“移鼠”这两个字来翻译“耶稣”这个词的。 早在我国唐代的时候,基督教的尼斯托利派传入中土并曾一度流行,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最早的汉译景教经文,就将圣母马利亚译为“末艳”,将“耶稣”译为“移鼠”,在叙述耶稣诞生时,是这样说的:“末艳怀孕,后产一男,名为移鼠”。

至于西方人“伊丽莎白”的名字,在中国最早见于扬州的一个景教徒墓地,该墓地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碑上叙利亚文和汉文合璧,是当时景教碑的典型样式。墓主名为也里世八(碑文古叙利亚语中译为伊丽莎白),是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一位名叫忻都的官员之妻。

以上都说明,在中国古代,对于外来的人名或地名,多没有太多的褒扬和溢美。

很早以前,在微博上曾经看过这样的帖子:“等咱中国强大了:

等咱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论文题目就叫:论三个代表!到了考听力的时候全用周杰伦的歌,《双截棍》听两遍,《我的地盘》只能听一遍。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说话最正常的语速!阅读理解全是政府工作报告”。

对于中国的璀璨文化,我们是应该有一些自信的。例如在2008年8月8日,那个热泪盈眶的夜晚,中国百年奥运梦圆,世界目光为中国停驻。BBC的解说员从头到尾的amazing,说了100遍!

整个西方的老百姓都被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现代包装以后冲击成了痴呆状态,让他们感到窒息,那是真正的西方土鳖对古老悠久的高等文明的仰视。

2008年奥运开幕式的意义在于,我们很傲慢的把中国宏伟悠久的璀璨文明的一小部分,随便展示在全世界面前,根本不需要外国人看懂,也不需要跟洋人解释清楚这里的历史典故,就直接把他们震撼的外焦里嫩。

所以,根据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经验,中国在对外展示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时候,应该傲慢一些,不要有献宝的媚态,仿佛洋人多高的文化,能够鉴赏中国璀璨文明一样。其实,洋人也就是看看,目瞪口呆的看看。

从总体上讲,中国近一百五十多年的近代史,就是一个民族痛苦地被西方化的历史,中国人的文明自信被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再到辛丑条约所摧毁。因此很多文人倒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极度的文化自卑和极度的崇洋媚外。

因此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明优势不再,在对待汉译欧美列强国名时,往往使用一些褒扬语词,如"英吉利"、"美利坚"和"法兰西"等。

这些汉语翻译中的地名音译特别崇洋媚外,常带有某种褒义。就像甘阳说的:凡碰到欧美洋人,西方的东西,一定会精心挑选“上等些的汉字”或“好看好听的字”,例如美利坚、德意志、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在具体地区、城镇或大街名称的翻译时,更是溢美之词,例如枫丹白露、香榭丽舍、爱丽舍、翡冷翠、优山美地,爱琴海等等。这些地名很多是民国时期一些所谓的大师文人的翻译。

不过,只要碰到的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多是用“下等些的汉字”和“难看难听的字”,例如厄瓜多尔、乌拉圭、突尼斯,令人想起窝棚或茹毛饮血什么的。

这些臭毛病,都应该改一改了。

其实,完全可以把一些英文地名变一下,例如wall street,华尔街,我们完全可以译为“大栅栏”。

有些网友利用谐音或意译,对一些外国地名进行了搞怪,听上去也十分和谐:

1、Pearl Harbor,珍珠港,蚌埠。

2、New York 纽约,新乡。

3、Red River Valley,红河谷,丹江口。

4、Phoenix 凤凰城,宝鸡。

5、Rock hometown,摇滚之乡,石家庄。

6、the fifth avenue,第五大街,五道口。

7、Tiger Woods,老虎伍兹,林彪。

8、Greenland,格陵兰岛,青岛。

9、Deutschland,德国,河北省。

10、Broadway,百老汇,宽街。

11、Wolfsburg,沃尔夫斯堡,烟台。

12、Sheraton,喜来登,驻马店。

13、newfoundland,我们叫新发地。

14、铁岭(Iron Mountain)二里沟 (Mile valley)祁家豁子(Chicago)

发布于 2025-07-22 11:28
收藏
1
上一篇:总台记者看世界,美国百老汇票房起伏录——从一票难求到降价抛售的戏剧风云 下一篇:美国伯灵格姆,小城绽放的“百老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