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音6代机PPT千呼万唤试出来,美国军迷为何不喜反忧?
“嘲讽了那么多年歼-20的可动式鸭翼,今早得知我们美国的6代机F-47可能也采用了类似设计,我有种一觉醒来天都塌了的幻灭感。”







“懂先生已经决定啦,就由你们波音来为美国空军造6代机吧”
为什么要叫F-47呢?根据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David Allvin)的解释,一是为了纪念美国在二战期间的一代传奇P-47“雷电”战机;二是1947年是美国空军成为一个独立军种的年份;三是因为川普是第47届美国总统。我的直觉和经验告诉我第三个原因才是关键所在,前面那两条都是为了这碟醋包的饺子。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川普在公布F-47的同时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这款飞机的细节。按照懂先生的说法,F-47才是世界上“第一款6代机”“在我的领导下,美国空军正在推进全球首款第六代战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与它相提并论。”不仅如此,他还说,F-47的技术验证机早在5年前也就是2020年就已经秘密试飞了,而且在过去几年来累计已经获得了几百小时的飞行测试数据。


F-22和F-35
除了给八字还没一撇的F-47夸夸一顿吹之外,奥尔文疑似还在他的声明中蛐蛐了一嘴我们沈、成二所在去年年末先后放飞的两款国产6代机,并且恶狠狠地画了个诅咒我们的小圈圈:“尽管我们的对手妄称他们已经快人一步,但F-47确系全球首款有人驾驶的第6代战机,该机专为压制最强大的同级别对手而生,可以在最严酷的威胁环境中持续作战。”“F-47将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使美国的敌人顾此失彼、惊慌失措。当敌人抬头仰望天空时,他们所能看到的,只会是注定失败的悲惨结局。”嗯,看来是应该是要到经费了,否则他们也不至于在此类声明中对“中国威胁论”闭口不提,而是一反常态地捡回了吃灰多年的“中国崩溃论”。看得出来,美国政府和军方对F-47的确是非常自信,尽管就连奥尔文自己也承认,波音直到现在都没把F-47的首架实机搓出来,该机的首飞时间最乐观都要等到川普第二任期的末期,但你架不住人家就是觉得自己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呀。“日耳蛮赢学”诚不我欺,这套理论我真是越用越觉得好用。不过,虽然懂先生和奥尔文在面儿上是赢麻了,但是美国社交媒体上的大量航空迷和军迷对此并不买账,争议的一大焦点就集中在此次在发布会上披露出来的那张F-47的渲染图,许多眼明心细的吃瓜群众都注意到了,渲染图上那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F-47,它应该是采用了鸭翼布局的。
F-47的概念图
所谓“鸭翼”,这其实是一个航空学术语,这个词的英语原词(Canard)源自法语,意即“鸭子”,因其布局类似鸭子飞行时头部前伸的姿态而得名。鸭翼通常安装在飞机主翼的前方,可以是固定式或可动式。固定式则主要用于气动优化,而可动式则常用于飞行控制。莱特兄弟发明的人类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其安装在机头两侧的升降舵,原理就类似鸭翼。
飞行者一号
鸭翼设计对于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提高操控品质拥有诸多好处。传统飞机要“抬头”(比如起飞)主要靠机尾往下压,而鸭翼直接在前面往上抬,就好像人用手托着下巴抬头,这比我们扭脖子要更直接也更轻松一些。也因此,鸭翼布局在过去也被称为“抬式布局”。此外,因为采用鸭翼布局的飞机是两对翅膀一起飞,鸭翼和主翼都能产生升力,这样的飞机无论起飞还是降落更加轻松,而且在空中翻跟头、急转弯也更灵活,就像是给车子加了一对前转向轮。二、“最好的鸭翼就是长在敌人飞机上的鸭翼”
因为好处多多,所以如今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现代化战机都采用了鸭式布局,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我国的歼-10和歼-20,以及欧洲的“台风”“阵风”和“鹰狮”三款战机。
歼-20
不过,虽然鸭翼布局优点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设计。鸭翼布局有两个主要不足:一个是额外设计增加了机体重量;另一个就是不利于飞机隐身。如果把雷达波比作光线,那么飞机上的鸭翼就好像两块“反光板”,它们在活动时会反射雷达波,进而破坏精心设计的飞机隐身外形。也是因为这层顾虑,所以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服役/在研隐身战机之中,只有我们的歼-20采用了典型的鸭翼布局,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机型,比如美国的F-22、F-35及其类似物,它们的外形设计相对而言都要保守许多。为什么明知道鸭翼对飞机隐身不友好,我们还要把它往歼-20的身上装呢?一是这是因为我们在经过利害权衡和反复研究之后作出的慎重决定,我们拿一点隐身换来了歼-20那堪称逆天的超机动性;二是因为歼-20立项的那个年代我们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实在难堪大用,歼-20的首飞和初期生产型号因此被迫要用俄罗斯的AL-31系列发动机来对付。
歼-20原型机在首飞时用的还是俄罗斯的发动机
AL-31作为苏-27、歼-11和歼-10等典型4代战机的动力包好歹算是合格的,但是给歼-20用就非常勉强了。因为天生就要和“心脏病”做对抗,所以成飞的设计团队不得不剑走偏锋,为歼-20设计了一套哪怕在今天看来也堪称激进的、异常复杂的气动外形方案。这套方案可以让歼-20在发动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接近甚至是比肩F-22的机动性能和飞行性能,而鸭翼正是这套激进设计的核心所在。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歼-20的飞控系统相比当世的其他所有战机都更加精密且复杂。
我们为了提高歼-20鸭翼的隐身性能,这些年来做过很多尝试
如果说F-22因为发动机强大所以可以一力降十会,那我们的歼-20“用一百会硬顶你十力”。无奈确实是无奈,但我们也的确因此被迫逼出了当世一流的飞控设计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歼-20之后出现的其他国产隐身战机,比如歼-35,比如成六代,比如沈六代,它们都没有选择再用鸭翼布局了。歼-35“回归”了传统隐身战机的外形设计,而成六代和沈六代则拿出了各自的无尾布局方案,为探索我们的下一代战机构型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这一是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困扰了几代中国航空人的“心脏病”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现在的飞机不需要鸭翼也能取得较好的飞行性能。二是因为鸭翼布局对飞机隐身确实还是有一定影响,你越是追求隐身,这种不足就越是会被放大。即便是像歼-20这种采用了鸭翼布局的特殊案例,为了让它的隐身性能更上一层楼,我们在过去这些年来其实也没有停止对它的改进工作,从使用新型材料到增加边缘锯齿状设计,为了提高哪怕是多一点点隐身性能,我们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现在技术进步了,歼-35就没必要再用鸭翼了

至于沈成两家的新飞机,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道理我们清楚,美国人自然也清楚。正是因为鸭翼布局对飞机隐身天然不友好,所以在过去那么多年来,从最早的F-117、B-2,到后来的F-22、F-35,包括现在的B-21,美军的历代有人驾驶隐身飞机就没一个是选择鸭翼布局的。这种历史惯性也让很多美国人,尤其是向来心高气傲的美国航空迷和军迷养成了一个坏毛病,这帮人打从骨子里就瞧不起采用鸭式布局的一切飞机,包括歼-20,他们认为那是落后的象征,是“动力不足,设计来凑”。这帮人为了黑鸭翼,后来还据此编了个段子:“最好的鸭翼就是长在敌人飞机上的鸭翼。”

波音在2013年展示的无尾鸭翼布局6代机
有鸭翼却无垂尾,波音6代机如此堪称矛盾的设计在当时并非没有引发过争议。西方知名航空媒体《飞行国际》在当时一篇介绍波音6代机的文章里就说了,“虽然这款飞机只是波音的一架概念机,但因为它配备了一对鸭翼,所以这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惊讶。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设计会降低飞机至关重要的前向隐身性能。”尽管波音F-47长成今天这样早在10年之前就已经有苗头了,但因为6代机在当年还属于非常前卫的话题,俄罗斯的苏-57还在磨洋工,中国的歼-20才首飞两年不到,所以美国人也不是很为这事着急。反正也是概念图,随你波音怎么想不行?况且有能力研发隐身战机的美国军工巨头又不止你波音一家,洛马、诺格哪个不是当世豪杰?最后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呢,谁会为了这么个捕风捉影的东西而浪费脑细胞和唇舌呢?有那精力用来多编几个嘲讽歼-20不好吗?三、“你不能只在自家飞机要装鸭翼的时候,才说鸭翼是个好设计”
现在一晃眼12年过去了,曾经在所有人看来都仿佛遥不可及的6代机,因为2024年底沈阳、成都两地上空传出的两声惊天巨响,现在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想象了。F-47比沈成两家6代机首飞的消息晚了足足3个月才公布出来,而且公布的还是PPT,而且PPT上描绘的F-47还采用了美国人一直就瞧不起的鸭翼布局,最要命的是这朵花最后还真就落掉了波音家。“美国6代机这么关键的项目肯定是交给诺斯罗普·格鲁曼啊,你忘了他们家当年的YF-23有多惊艳了吗?”“再不然给洛克希德·马丁也能接受吧,F-22和F-35虽然问题都不少,但好歹也是稳坐当今世界隐身战机头把交椅的。”“总不可能是给雷神公司了吧?我记得他们家在隐身飞机这块没什么建树啊。”“你说花落波音是什么意思?”“我丢!这个项目给波音就算了,为什么波音这玩意还长着一对鸭翼?!”别说是美国人,这事要换在咱中国军迷这儿,我觉得我们也得绷不住。在美国军迷被自己十年前扔出去砸歼-20的回旋镖狠狠打脸之后,英国一个名叫“绝密项目”(Secret Projects)的航空论坛上一下子就冒出了很多西方航空迷热议此事的帖子。这些西方航空迷也有跑到中国社交媒体上来搜集开源情报的习惯,所以他们也知道中国军迷这些天来围绕这件事情制作的一系列反讽表情包:“你们知不知道?在过去这些天以来,中国军迷很多都在传那个著名的梗图——最好的鸭翼就是长在敌人飞机上的鸭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