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誉炜,探寻延安“窑洞对”的历史启示

马誉炜,探寻延安“窑洞对”的历史启示"/

马誉炜的这篇文章可能是在探讨延安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著名的“窑洞对”。以下是对这一主题的一般性概述,具体内容可能需要参考马誉炜的文章。
---
标题:马誉炜:从延安的“窑洞对”说起
正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地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活动地。在这里,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其中“窑洞对”便是其中之一。
“窑洞对”指的是1945年,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窑洞中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的主题是如何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
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历史上有多少朝代能够长治久安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黄炎培:确实如此,朝代更迭,兴衰更替,似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规律。
毛泽东:那么,我们共产党能不能跳出这个周期率呢?
黄炎培:我非常期待看到这个答案。
毛泽东:我们共产党要跳出这个周期率,关键在于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次对话被后人称为“窑洞对”,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周期率的深刻反思。
“窑洞对”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话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历史

相关内容:


报载,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发表重要讲话时,专门深情地提到了“窑洞对”,强调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说起当年的“窑洞对”,那还是在1945年的延安,作为前来造访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一的黄炎培在毛主席看了延安有何感想的问题时,直言不讳地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在延安数日所看到的一切距离自己理想相当近,但不知共产党如何能跳出这个“周期率”。毛主席的干脆果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一番话,说得黄炎培心服口服。


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们党就非常重视加强党内党外的民主监督,还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问题,曾鲜明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党加紧探索实践严肃党内生活、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办法,更加完善党内党外民主监督,促使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炼中更加坚强。


在这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强调指出:“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这既是对党的百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保持清醒头脑、对全党发出的警醒警示。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民主监督,推进自我革命的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行动中去。


加强监督、自我革命,重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


今年3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抓住了加强监督、自我革命的关键。只有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从严要求,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配合监督,使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才能确保监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监督、自我革命,贵在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谈到,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只有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才能制定出科学决策,取得工作实效,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加强监督、自我革命,要在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民主监督制度机制上下功夫


党委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民主生活,畅通民主监督渠道。纪律检查、组织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党委、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经常运用巡视、审计、督查等手段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重点监督。真正使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在组织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中工作生活,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富有生机活力。


加强监督、自我革命,还需要有一种恒心和韧劲儿,一直坚持做下去


工作取得成绩形势好时,需要加强监督;工作遇到阻力问题时,也还要加强监督。应通过群众热线、媒体访谈和“群众接待日”等途径广开言路,接受人民群众最经常、最普遍的监督。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保证接地气、有活力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从延安的“窑洞对”到今天的“自我革命”,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党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这个大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秘籍、获得辉煌胜利的希望。


(来源:前线)

发布于 2025-07-21 17:46
收藏
1
上一篇:“居官无官官之事”,揭秘清官廉洁之道 下一篇:六游西宁大揭秘,深度盘点最值得一游的六大景点